第(1/3)页 邺城外的战斗已经结束,战场上到处都是鲜血和残肢断臂,血腥之气冲天。 黄忠已经带人打扫完了整个战场,随后来到城门楼上,向一直未曾离开、在此等待的刘协禀报战果。 “陛下,此战共歼敌两千、俘虏六千,余下两千残兵在敌将的带领下冲破了封锁,向东北方向而逃。” “张郃与高览两位将军本要率领羽林骑追击,但发现数里外的山林之中还藏有一支约莫四千人的军队,于是转而追击此军,眼下尚未归来。” “我方阵亡仅三百余人,伤两千四百人。” 黄忠语气激动,神色振奋。 一战杀敌两千、伤敌无数,而己方却只阵亡了三百多人,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胜! 哪怕是占据了埋伏和突袭的先手,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也是相当惊人的,毕竟冀州军可不是什么弱军,在实力上和徐州军相差不大。 但双方的区别就在于装备。 徐州军一万甲士的武器装备都是采用全新的冶铁技术所打造出来的,要远超冀州军士卒们的装备。 交战当中,往往冀州军士卒一刀下去都破不了徐州军士卒身上的铠甲,即便能破甲,也很难造成重伤。 反观徐州军士卒,甲胄坚硬之外,武器也精良。 往往一刀下去砍到要害,就能直接将他们砍成重伤,甚至砍死。 那阵亡的三百多名士卒,大多数都是在与一千先登营交战之时,陷入险境。 至于和普通冀州军士兵战斗而死的没有多少,绝大多数都只是受伤而已。 这就是装备代差带来的巨大差距! “死这么多?” 刘协听到这个伤亡数字后,却感到分外心疼。 该死的袁绍,这本来都是我的兵啊! 居然就这样内耗死了两千多人! 他不仅心疼己方士卒的伤亡,同样也心疼冀州军的士卒的伤亡。 刘协现在有些膨胀,在他看来袁绍的兵马和家底,都是他的基业。 也就是说,冀州军表面上是袁绍的大军,实际上都是他的兵马。 这一仗他其实战损了两千三百人! 朕的兵啊! 一旁的张辽见到刘协的脸色不太好,不禁问道:“如此大胜,陛下为何闷闷不乐?” 以区区三百人的代价击溃一万大军,击杀两千,俘虏六千。 这怎么看都是值得庆贺的大胜利,可天子却是神色不虞,看起来似乎并不高兴。 黄忠也以为刘协是不满意让敌方残军逃跑了,于是连忙单膝下跪,请罪道:“臣作战不力,未能斩杀敌方主将,尽诛敌军,还请陛下治罪!” 刘协摇头道:“两位将军误会了,朕并非是不满意这份战果,而是感到心疼。” 心疼? 黄忠、张辽、太史慈都愣了一下。 没等他们说话,刘协便一脸悲痛地道:“不管是冀州军还是徐州军,这都是我汉家的好儿郎啊!” “若他们牺牲在卫国戍边、驱逐异族的疆场上,那是马革裹尸、无上光荣;可如今牺牲在与同胞自相残杀上,朕为天子,怎能不为之心疼?” “朕一想到日后扫荡天下各路诸侯,不知还需要死伤多少汉家儿郎,就忍不住感到悲伤。” “他们……牺牲得太不值了。” 此言一出,诸将无不动容。 刘协的格局如此之大,这才是真正的圣君之风。 如此善待臣民之君,岂能不取天下? 袁熙第一个跳出来说道:“此非陛下之过,皆是逆贼袁绍的错!若非他悖逆犯上,不肯归附投降,岂会让将士们死伤如此之众?” “臣终有一日要为陛下诛灭此贼!” 袁熙言语间充满恨意,就差赌咒发誓了。 司马懿满脸敬重的开口:“陛下仁德,胸怀天下,若那些将士们泉下有知,定会瞑目。” “没错!” 杨修一边听一边点头,并且提议道:“陛下,臣以为当建造一座义冢,将那些冀州军士兵的尸体葬入其中。” 司马懿、崔琰、荀谌闻言齐齐瞪了他一眼,心中恼火这小子当真是没有半点眼力见。 好话都给你说了,陛下说什么? 就你聪明、就你想得到? 见众人都目光不善地看着自己,杨修很是懵逼,心中疑惑不已,他这建议也没什么不对啊? 刘协瞥了一眼抢了他台词的杨修,点头道:“嗯,此言有理,文远伱负责去办吧。” “诺!” 张辽重重抱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