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夜色如墨,浓稠地笼罩着整个长安城。 皇宫,弘文馆内,灯火摇曳。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正在烛光中亲切交流。 “父皇,我听说皇兄要回来了,这是真的吗?” 李泰歪着脑袋,一副天真懵懂的询问李世民。 “是啊,你之前不是说想你皇兄吗?朕就让他回来了!”李世民笑着说道。 “啊?这!” 小胖子一脸郁闷,暗道我就随便说说,你怎么还当真了?! 但李世民却没有跟他谈论李承乾的心思,又自顾自的拿起桌上的纸稿仔细查看。 李泰见状,讪讪一笑:“我,我当然想我皇兄,就是听说,皇兄在朔方打了大胜仗,不知怎么就回来了” “打仗哪有那么简单,他才多大年纪,像他这个年纪,应该跟你一样好好读书,才是正途!” 李世民随口说道,然后抬手抖了下手中的纸稿,又道:“这是你写的?” “啊?哦” 李泰反应了一瞬,连忙恭敬答道:“是的父皇,儿臣之前跟弘文馆的学士们编纂了《贞观大典》的目录,深受启发,就觉得,既然现在《贞观大典》不能编纂内容,不妨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比如编纂地理方面的书籍,以后也可以汇编入《贞观大典》。” “嗯,说的好!”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笑着道:“做学问和做人是一样的,不要好高骛远,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说完,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你现在的老师是谁?” “回父皇,儿臣以前的老师是孔颖达孔师,现在的老师是韦挺韦师!” “嗯,韦挺此人不错,但学问还不够精,朕给你找个新老师,如何?” “这” 李泰面露迟疑之色,心说韦师很好啊,怎么父皇突然就想着给自己换老师了?难道父皇看穿了这纸稿的背后是韦师? 想到这里,李泰心中顿时有些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朝李世民道:“儿臣愿听父皇安排。” 李世民笑了,不禁对这个听话的儿子愈发满意,又道:“既然你愿意,那朕就让王珪来当你老师,你一定要跟他好好学习,知道吗?” 侍中王珪? 这不是宰相吗!? 父皇居然让当朝宰相做自己老师! 难道皇兄又惹父皇生气了? 想到这里,李泰心头大喜,嘴上却波澜不惊地道:“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好好学习,多向王师请教经世济民的道理!” “经世济民?嗯,经世济民好啊!” 李世民闻言,对小胖子是越看越喜欢。 然而,正当他准备跟小胖子深入交流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陛下,中书令房玄龄有急事求见!” “嗯?” 李世民愣了一下,心说这么晚了,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是二话不说的就让人将房玄龄带了进来。 只见房玄龄一进来就朝李世民拱手道:“启禀陛下,太子与太上皇在途中遇袭了!” “什么!?” 李世民吃了一惊,满脸不可置信地追问道:“太子与太上皇怎么会遇袭?” “据说有人在私底下造谣太子与太上皇勾结反贼,祸害百官,兴许是被人记恨上了,这才刺杀报复!” “混账东西!他们怎么敢!?”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顿时火冒三丈。 吓得一旁的小胖子脸色一白。 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吓到了儿子,李世民又转身朝李泰道:“青雀,你先回丽正殿,此事千万不能告诉你母亲!” “是,是的父皇.” 李泰颤颤巍巍的应了一声,便跟着小太监离开了弘文馆。 而目送他离开的李世民,也渐渐冷静了下来,沉着脸追问房玄龄:“你是怎么得知这消息的?” “回陛下,是长孙无忌派人来告知臣的,他们现在已经抵达了好畤县!” “那太子与太上皇他们,是否安然无恙?” “据长孙无忌说,目前安好,但不确定是否有新的刺杀。”房玄龄点头说道。 “那你对此事如何看?” “这” 房玄龄想了想,然后意味深长地道:“太子与太上皇他们做的事,能瞒住一时,却不能瞒住一世。” “只不过,此时遇刺,臣觉得颇为蹊跷!” “哦?有何蹊跷?” “回陛下,按理来说,太子与太上皇他们在江陵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刺杀的。但是,太子与太上皇他们在江陵却平安无事,偏偏回长安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图谋不轨了,这是不是太巧了一点?” 房玄龄若有所思的说道。 李世民闻言,皱了皱眉,又道:“你的意思是,太子与太上皇他们遇刺之事,有假?” “也算不得有假,但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有人在背后造谣那件事,臣已经确定了!” “哦?可查出了是谁造的谣?” “时间仓促,臣还没来得及详查,但已经有不少人在私下传言那件事了!”房玄龄摇头说道。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而后朝门外喊了一句:“云端,立刻去查查最近的舆论!” “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