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母后指的是什么?” “怂恿你父皇出征高句丽!” 长孙皇后罕见的露出一脸冷漠地表情看着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恍然大悟的微微颔首,然后语气悠悠地道:“原来母亲急召儿臣进宫,是为了父皇出征高句丽之事。” 长孙皇后不置可否地道:“自古以来,只有做儿子的劝父亲少涉险事的,从未有做儿子的让父亲身陷险境的。承乾,你以前做任何事,母亲都很少说你,甚至还经常支持你,可是这次,母亲实在无法理解。” 其实从李承乾崛起那天开始,她就预感李承乾与李世民会走上争锋相对的那条路。 因为父子俩都变成了不甘于人下的那种人。 虽然以长孙皇后对李承乾的宠爱,她是希望看到儿子能像李世民的。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父子俩的争锋相对会演变成这样。 要知道,在她心中,李世民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是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的。 可李承乾这样算计李世民,在她看来,完全是毫无道理的。 因为李世民并没有像李渊对自己那样对他,更没有像李渊对李建成,李元吉那样对其他儿子。 却听李承乾有些好笑地道:“所以,母后是觉得,我建议父皇出征高句丽,是在坑害父皇?” “不是坑害,是不该劝谏他亲征高句丽!” 长孙皇后正色道:“你可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 “知道。” “那你可知隋朝是怎么亡的?” “知道。” “那你为何还劝谏你父皇御驾亲征?” “因为我觉得父皇御驾亲征能赢!” 李承乾也正色道:“母后是在怀疑父皇的能力吗?” “还是说,母后以为父皇不如隋炀帝?” “你……” 长孙皇后没想到李承乾会这样反问自己,当即震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而李承乾则不疾不徐地接着道:“自古以来,确实很少有儿子让父亲身陷险境的,但自古以来,让儿子身陷险境的父亲,比比皆是……” 说着,李承乾不由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李渊,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听到这话,一直沉默的李渊,也不由缓缓抬起了头,神色复杂的看向李承乾。 虽然爷孙俩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李承乾已经明白了李渊的想法。 估计他也觉得,自己建议李世民御驾亲征,是为了坑害李世民,然后顺利夺位。 尽管李渊依旧憎恨李世民,但李承乾若算计李世民死在辽东战场上,在他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李承乾若这样做,就算他顺利夺位了,也会遭受万千骂名。 却听李承乾又冷不防地朝长孙皇后道:“母亲,我想问你一件事,你能告诉我吗?”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然后蹙眉道:“什么事?” 李承乾想了想,随即端正身形道:“假如有一天,我摔断了腿,成了终身残废,您觉得我父皇会怎么对我?” “这……” 长孙皇后心头一愕,不由下意识看向李渊。 只见李渊也满脸诧异的看向李承乾的双腿,惊疑不定地道:“承乾,你受伤了?” “没有,我只是想问问我母后,以她对我父皇的了解,假如我摔断了腿,成了终身残废,我父皇会怎么对我!” 李承乾摇了摇头,然后一脸郑重地看向长孙皇后,又道:“他会不会废了我的太子之位?” “这……” 长孙皇后迟疑了一下,旋即陷入了沉默。 以她对李世民的了解,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了残废,李世民估计也不会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可是,以李世民追求完美的性格,对一个终身残废的太子,肯定是有介怀的。 毕竟自古以来,就没有终身残废的太子登上帝位。 哪怕是那混乱不堪的两晋南北朝,也没有这样的事发生。 所以,她稍作斟酌,便摇头道:“虽然一个终身残废的太子,确实有损国体,但母后相信你父皇!” “就算你父皇有这样的想法,母亲也会尽力劝谏他,绝不会让他轻易废太子!” “那如果母后在我残废之后,不幸去世了呢?母后还相信我父皇吗?” 李承乾继续追问道:“没有你,谁还能阻止他废太子?” “这……” 长孙皇后再次被李承乾的话惊到了,不由与李渊面面相觑。 却听李渊忍不住又道:“承乾,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你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怎么还会担心自己被废?” 虽然李承乾已经被李世民废过一次了,但那次是李承乾自己作的,根本不算李世民自愿废的。 至于现在的李承乾,就算成了终身残废,李世民想废,估计也不容易。 因为李承乾的羽翼已丰,除非他做了什么天怒人怨,大逆不道的事,李世民是绝对废不了他的太子之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