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观音婢,怎么了?”李世民走近,语气放缓。 长孙皇后转过身,看着李世民,声音带着哀伤: “二哥,我刚刚梦到承乾了,梦到他浑身是血……我心里怕得很。” 李世民眉头微皱:“承乾在倭国大胜,捷报频传,你何必担忧?” “胜了又如何?” 长孙皇后情绪有些激动: “二哥,朝中对承乾已有不少怨言,我听说今日朝会……” “朝会之事,朕自有分寸!” 李世民打断她,语气转冷: “承乾为大唐开疆拓土,有些非常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朝中怨言……哼,那些人,不过是心疼自家子弟罢了!” “可是二哥!” 长孙皇后抓住李世民的衣袖: “你为何要将青雀召回长安?还纵容刘洎那些人依附青雀?” “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你要废了承乾,改立青雀!这岂不是让他们兄弟阋墙吗?” 李世民甩开她的手,面色沉了下来: “朕召回青雀,是因为他素有才名,可为国分忧!至于朝臣依附谁,那是他们的事,朕岂能左右?” “承乾若行得正坐得直,又何惧人言?他若……若真如传言那般酷烈寡恩,失了臣心,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二哥!你……” 长孙皇后不敢相信地看着李世民,泪水涌出:“你怎么能这么说?承乾是我们的嫡长子啊!他这些年为大唐出生入死.” “够了!” 李世民拂袖转身:“后宫不得干政!你好好休息吧!” 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长孙皇后无力地瘫坐在榻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寒意。 她感觉得到,她的二哥,大唐的皇帝,正在默许甚至推动着一场针对他们长子的风暴。 …… 另一边。 魏王府,书房 李泰送走了又一拨前来‘拜访’的官员,志得意满地回到书房。 心腹幕僚正在等他。 “殿下,今日朝会,陛下对您的态度,可谓圣心默许啊。”幕僚谄媚道。 李泰得意地笑了笑,拿起一块精致的糕点: “大哥在海外倒是威风,可惜啊,他自断臂膀。杀了李恪、李愔,看似清除了对手,却也寒了宗室和勋贵们的心。” “如今,听说他又在那蛮荒之地大肆屠戮,名声算是毁了一半。” 他咽下糕点,擦了擦手: “父皇何等英明?岂会看不透?他现在默许刘洎他们打压东宫属官,又把我放在朝中,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等大哥回来……哼,就凭他杀弟、酷烈这两条,父皇就有足够的理由废了他!” 幕僚低声道:“殿下英明。只是……太子毕竟战功赫赫……” “战功?” 李泰嗤笑一声:“功高震主,才是取死之道!” “更何况,他的战功,有多少是建立在弑兄杀弟之上的?到时候,自然有人会帮我们‘提醒’父皇的。” 他走到窗边,望着皇宫的方向,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 “太子之位……迟早是我的。大哥,你就好好在海外,替你未来的皇帝弟弟,多开拓些疆土吧!” 长安的暗流,因李承乾的赫赫战功与酷烈手段,以及李世民的默许与纵容,正变得越来越汹涌。 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等待着远征归来的太子。 …… 而与此同时。 难波京,原倭国皇宫,现大唐倭岛都督府 海风带着咸腥气息吹入大殿,却吹不散那股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李承乾站在大幅的倭岛舆图前,指尖划过上面新标注的唐语地名,神色冷峻。 裴行俭、苏定方、以及刚刚被任命为倭岛都督府长史的裴宣肃立在下首。 “定方。” 李承乾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孤将倭岛交给你,留下两万精锐,五千水师。你可能替孤镇住这片疆土?” 苏定方踏前一步,甲胄铿锵,抱拳沉声道: “殿下放心!末将在,倭岛永为大唐之土!若有失,末将提头来见!”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刀:“记住孤的话: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知小礼而无大义。” “你对他们仁善,他们只会视为软弱。对付这等豺狼之辈,唯有钢刀与烈火,方能使其驯服。不必留情,亦不必在意些许骂名。” “孤要的,是这里的银矿源源不断,使这片土地再无反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