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要回去乡下。”贺泽华道。 “没有不满吗?”沐晴道, “他们待在乡下,没有在城里长待。孩子没有在城里上学,在乡下上学。城里和乡下的教育条件还是相差特别大的, 这中间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的。他们自己不觉得不好,可能轮到下一辈, 下一辈就觉得不行。” 要是沐晴自己,她有机会来到城里, 她一定要到城里, 而不是待在乡下。 如果是沐晴的爸妈有机会到城里,他们不到城里,还要带着沐晴留在乡下。沐晴一定也有怨言, 别说靠实力考上大学,城里和乡下的教育条件不一样, 要是她在城里, 她一定更容易考上大学。 “多少会有些不满。”贺泽华道,“不过这是大伯父他们家里的事情,不需要我们去考虑那么多。” “也对。”沐晴点头。 “当年,爸给他们安排工作, 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安排工作的。”贺泽华道,“管得严格,没有办法。现在,大堂哥他们倒是能来城里, 他们又没有想法了。毕竟他们都在乡下待了 那么多年,孩子都十多岁了,过几年都要二十岁了。” 乡下人早结婚早生孩子, 孩子的岁数也都比较大。 贺大堂哥一家子来城里,没有收入不行, 简单的工作收入不高,也不成。贺大堂哥不能总靠着家里其他兄弟工作赚钱养家,还是得他自己能支棱得起来。 “大堂哥在乡下,大伯父有给他们寄钱。”贺泽华道,“我们家也有寄一些钱。” “你们也有寄?”沐晴不知道这一点。 “对,有寄。”贺泽华道,“贺家的先辈葬在那边。我们没有每一年的清明都去,大堂哥待在乡下,他还要负责扫墓祭祀。爸的意思是当大堂哥在守着贺家先辈,给他一些钱,让他在乡下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大伯父的意思是让我们不用给钱,这都是大堂哥应该做的。可是大堂哥在乡下的生活不容易,一点钱,又不是特别多。” “这话没有错。”沐晴道,“你赚了那么多钱,都还捐款修路建学校,对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更得好一些。” “每一年按时寄钱过去。”贺泽华道,“原本是爸在做,现在就是我这边在说。给的钱不多,没有每个月给,就一年给一次。” 这样也就等于贺大堂哥在乡下有一份工作,每年都能拿到一些钱。 “三房那边也有寄?”沐晴疑惑。 “没有。”贺泽华摇头,“三叔早死,三房没有男丁,经济条件相对困难一点,就没有让她们出钱。” 贺三夫人知道二房有贺大堂哥钱,她就说自家困难,不是她不愿意给,要是她男人还活着,她也给一点。关键是她男人没有在了,她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拉扯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没有办法再花钱去养其他人。 贺父和贺大伯父都没有说贺三夫人的不是,他们两兄弟本来就没有打算让贺三夫人出钱。贺大伯父还让贺父不用给钱,是贺父自己非得要给那些钱的。 “大堂哥自己在乡下倒是还好,但他的妻子儿女都在乡下。”贺泽华道,“他的其他兄弟在城里,要说他没有不好的感觉,那都是假的。大伯父他们自然有补偿大堂哥的,他们几兄弟,他们自己做出的选择。” “嗯,这倒是。”沐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