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朝后太子从御书房离开,周明帝就一直坐在御案前。 祝保站在下首等候吩咐。 眼见拟圣旨用的锦缎换了十几方,皇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祝保偷偷掩嘴。 周明帝看过来,“你笑什么?” 祝保忙躬身:“奴才是瞧皇上您心情好,跟着高兴呢。” “哦,那你说说看,朕为什么心情好?说对了朕有赏。” 祝保思索了一下:“今日朝后,太子殿下来了趟御书房,您就一直这样高兴,奴才大胆猜定是殿下又立了功劳。” “只猜对一半。” 祝保冥思苦想半晌没头绪,不由得气馁:“奴才猜不出来了。” 当奴才的要机灵,但不能机灵过了头。 揣测圣意可是大忌。 作为御前总管,祝保深知这个道理,不要说他确实没猜到什么,就是猜到了也不能说。 主子要是真想让你知道,你总能知道,主子要是不想让你知道,你猜到了也就活到头了。 周明帝等不及明日早朝,就想让人知道他有多高兴。 “你过来。” 祝保赶紧上前。 周明帝将圣旨摊开,示意他看。 “你来瞧瞧朕这圣旨写得如何。” “是。” 祝保低头看了眼圣旨,当即惊喜抬眼:“皇上大喜!” “赏!” “奴才多谢皇上。” 周明帝起身:“你将这圣旨带上,咱们去坤宁宫,也让皇后瞧瞧。” 祝保应是,刚将圣旨卷好,慈宁宫来人了。 周明帝不着痕迹蹙了蹙眉,“让人进来。” 来的是宫能全。 行完礼起身,周明帝问太后有何吩咐。 宫能全道:“太后娘娘抱恙,请皇上到慈宁宫一见。” “母后最近身体是差了点,时不时就抱恙,可是你们没仔细伺候?” 宫能全弯膝跪地:“皇上明鉴,就是借奴才们几个胆子,奴才们也不敢不仔细照顾太后娘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