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江辉会反对才怪呢。 跟陈晨星谈完红旗宝马的事情之后,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事情。 “之前南山科技虽然跟大众汽车有一些合作,但是直接出口到德意志的零件规模还是非常的少。” “借着这一次红旗宝马跟大众汽车合作的机会,我们可以让南山科技主动出击。” “把更多的零件打入到大众汽车的全球供应链之中。” “毕竟挂着奥迪车标的红旗A4和红旗A6,上面有很多零件都是南山科技生产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山科技已经是大众汽车许多零件的L3级供应商了。” 零部件产业一直都是江辉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 只有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了,宝马汽车集团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 特别是伴随着电子化的发展,今后汽车零部件的各种变化会越来越多。 要是这方面的底蕴太过于薄弱,肯定会影响宝马汽车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嗯,我过段时间会带团队亲自去一趟狼堡,跟大众汽车的采购总监好好的交流一下。” “虽然想要让大众汽车快速的接受我们的所以零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但是相比之前取得一些大的突破是必然的。” 陈晨星也知道这对南山科技来说是一个机会。 甚至南山变速箱那边都有机会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大规模的进入到大众汽车的供应体系。 那个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之前除了5AT之外,南山变速箱跟大众汽车等车企的合作是很少的。 但是今后就不好说了。 …… “于总,一汽那边跟大众汽车展开了一个破天荒的合作。” “红旗宝马生产的红旗A4和红旗A6将会通过贴奥迪车标的方式在全球进行销售。” 汪会亮作为沪上大众的执行副总经理,从大众汽车那边听到了一些消息。 稍微一打听之后,就把红旗宝马跟大众汽车的合作项目给打听出来了。 毕竟到时候红旗宝马那边大量的车型出口,就算是媒体上面不大规模的报道,想要完全保密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汪会亮能打听到这些消息,倒也不算意外。 “这是让一汽捡了一个大便宜啊。” “要不是宝马汽车集团帮忙设计了红旗A4和红旗A6的外观,并且直接使用了对方的平台和零件,大众汽车怎么可能看得上它们?” 于金看问题自然看的很透彻,知道这一次一汽能够成功在出口方面取得那么大的成绩。 这个功劳与其说是一汽的,不如说是宝马汽车集团的。 国内各个汽车厂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他还能不知道? 要不是大家的实力太薄弱了,哪里会有市场换技术的说法? 各个合资公司也就没有什么成立的必要了。 “确实如此,不过一汽这么一搞,以后我们去部委那边开会的时候,压力就比较大了。” “不管原因是什么,从结果上来说,一汽确实是在出口方面有巨大的突破。” “到时候它们很可能成为国内第二大的出口创汇厂家呢。” 汽车的产值是比较高的,几十万辆的出口规模,带来的外汇自然也非常的夸张。 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小企业可以比得上的。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每年都要耗费一定的外汇从国外进口零部件等东西。” “出口创汇金额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前大家都是这样子,但是现在有了对比之后,上级的看法也会变化。” 于金叹了口气,知道这个局面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可惜沪上汽车集团这边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这个局面。 只能让时间去慢慢的冲淡这个影响。 “我们要不要再跟宝马汽车集团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成立合资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有那么多的品牌,现在轿车方面跟一汽合作了。” “SUV方面要是能够跟我们合作的话,那就可以复制一汽的成功了。” 汪会亮这么一说,于金立马来了兴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