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就先听好消息吧。” “好消息是儿子升官了,当了巡抚了。” “那挺好啊,官场沉浮三十余载,熬到了巡抚的位置,那坏消息是什么?” “坏消息儿子要去塞外当巡抚,塞外苦寒,若儿子前去,则不能在娘的身旁尽孝,若儿子带娘前去,儿子又担心您受不了塞外的苦寒,可是朝廷圣旨不得违抗啊。” “傻孩子,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君报国才是大爱,你不能只顾小家,娘不怪你,你去吧。” “好,现在朝廷官员都有假,而且可以攒假调休,儿子以后攒个十天半月的长假再回来看您。” 内阁那边已经将新的地域划分好了,大明不再是一京一十三省了,大明现在是一京一十八省了。 扩大了五个大编制,下辖各府、州、县等编制一应俱全。 所需官员的数目何止数百。 吏部忙得不可开交,那些新打下来的地方还需要梳理和整顿。 各部衙门又忙了起来,工部还在安排人修路,不把路修好,到时候来回传信都不方便。 朱允熥只负责制定大方向规划,具体实施交给内阁,内阁给各部安排工作。 朱允熥放权,并不像朱元璋那样把权力抓得死死的,到死才放权。 朱元璋权力抓得紧,就连朱标都没有决策权。 虽说洪武四大案朱标办了三个,但是那更像是去镀金的,因为最终下决定的都是朱元璋,朱标及东宫属官没有独立的决策权。 朱允熥就不像朱元璋了,朱允熥敢放权。 人事任免权、兵权、财政权、决策权,朱允熥只抓这四项权力。 其余的权力基本上都下放了,所以内阁位高权重,宰执天下,成为朱允熥的第一苦逼打工人。 因为内阁作为权力中枢,是最忙的那个。 唯独朱允熥还能喝喝小茶,偶尔召来舞姬勾栏听曲,日子过得好不舒服。 “人生得意须尽欢啊,舒坦,真舒坦呐。”朱允熥举杯邀明月,笑着感叹道。 这回自己不再是牛马了,而是使用牛马的资本家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