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情深意长,恩爱不疑-《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


    第(3/3)页

    “怎得如今又不忙了,麒儿正是贪玩的年纪,我怕他去了将您那闹得鸡飞狗跳的,不如在我这小住些时日。”

    蔡邕明显就是偏心,而且对当初小女儿私定终身之事耿耿于怀,自然也就不待见羊衜与羊家那个外孙羊承。

    如今虽然同殿为臣,可蔡邕基本上是不给羊衜什么好脸色的。

    但张良不同,虽然蔡邕嘴上骂骂咧咧,可每次一得空都要来张府上看女婿一家,来往走动颇为频繁。

    为什么区别对待那原因可太简单了,蔡邕那小女儿在羊氏其实并不幸福,去了给人当后娘,替已故的孔氏养孩子不说,反倒是顾不上自己的孩子。

    没办法,后娘难当,如果稍微对养子不好就会有人嚼舌根,打不得,骂不得,还得操持后院一堆琐事,终究是为少女时的冲动付出了代价。

    而且之前在兖州泰山时是没有娘家人撑腰的,会受多少委屈和欺负,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也就到了蓟县之后有父亲蔡邕、妹夫张良这两个靠山在,在羊氏才算是支棱了起来,其它几房也不敢再找她麻烦。

    故而知道这些的蔡邕哪有好脸子给姓羊的看。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甭管蔡邕再不看上张良,可人家娶他大女儿蔡琰时,那可是倾城为媒,百里红妆。

    成亲后就更让蔡邕满意了,张良果然说到做到,从不与旁的女子纠缠,非常的洁身自好,与自家女儿那叫一个如胶似漆,琴瑟和鸣。

    头上的婆婆非常开明,而且远在涿县。家里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亲戚,更没有什么狗屁倒灶的腌臜事来烦心。

    这偌大的张府还真就是蔡琰一个人说了算,乃是蓟县之中少有的桃源地。

    听到女儿挽留,蔡邕想了想也就答应了,这张良不在,他就在这帮着看顾一二也很合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