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憨憨,恭喜啊!听闻咱下丘村又多了一群怀了孩子的妇人。” 胡惟庸被憨憨笑得发毛,他挤出一丝笑容,祝贺下丘村新娶来的媳妇儿们怀孕。 “说,听谁,瞎,传的,嗯嗯!” 朱闻天不笑了,一脸严肃地问。 “大家都说,我,我才,才听说的。”胡惟庸汗又出来了。 “哦!确实很高兴,再过几个月,村子又添人丁。” 朱闻天这次笑了,他故意的,他觉得不能让胡惟庸回来,继续在外面比较好。 胡惟庸的能力是有的,安排到合适的位置比较放心,他一回来,估计心会骚动。 “宜长!咱家里的二孙媳妇儿待产。” 已经不当官的吴琳在此,他听胡惟庸说怀孕的事情,便与里长提一句。 “几个月了?行动可便?铃儿你安排一下,把人接来。” 里长连着问两个问题,发现没意义,干脆去接。 “多谢宜长,七个月了。去岁乞骸骨,不想多扰,近几日太医说脉象不怎么好,咱只好过来相求。” 吴琳抱拳表示感谢,要不是太医说问题严重,他不会积极过来。 去年他与历史上一样,辞职回家。 他家有钱,他爹的时候就有钱,创办书院,修了四十九座桥,一百三十多里的路,只要有人路过家门口就可以免费吃饭,免费了四十年。 又打了十九口井,谁家死人没有棺木,他就送棺木。 没钱他给得起吗?别人也想这样,可惜自己活着都勉强。 吴琳不缺钱,历史上他是发现情况不妙,干脆辞职,回家喽! 结果他很能活,又活了二十多年才挂。 去年他辞职的时候下丘村的队伍在外面呢!朱元璋一看对方确实年岁很大,同意了。 吴琳就回家了,回湖北,结果下丘村的人一回来,朱闻天听说后,先是替胡惟庸悲哀一下,湖北的地方出了事儿,胡惟庸瞒不住,吴琳回去了。 随后又觉得吴琳身体没问题,别在外面呆着,回家种地作甚?回来,带家人都来。 朱元璋一听里长说叫吴琳回来,写了封信,吴琳说家中孙媳妇儿有孕,不便折腾,待生完孩子后再说。 转眼过年,二月初二,大家成亲。 有人就写信告诉吴琳,下丘村的高人居然就是守村人,结婚了。 吴琳找到当地的官府发了封电报,要船,大点的,大的比小的安稳。 一家人就跑到南京,看看憨憨怎么变高人的,太神奇了。 他接到信的时候已三月中旬,再收拾收拾,到地方又安置家人,时间就过去了。 因为他辞官原来的住的地方没了,那是朝廷所给。 他的表也没了,给了一口挂钟,算是对他的奖励。 等他安置好家,正好举办宴会,他跑来瞧瞧,顺便解决下孙媳妇儿的问题。 “朝阳莫急!”朱元璋开口:“实在不行就开刀,下丘村如今刀法愈发纯熟,急救药亦多,咱这有块表,你戴上。” 朱元璋说着,命人给吴琳送手表,就是吴琳当初交上来的那块。 吴琳:“……” 他不想戴表,他已经辞职了,可是听陛下话里的意思,不戴表孙媳妇儿的事情…… “朝阳啊!你回去也是整日里种地,看看苗什么的,不若在都察院挂个闲置,叫返聘。 返聘好啊!俸禄更高,奖金更多,福利更丰厚。 每日你转转,四处溜达溜达,看谁不顺眼,不,是见了犯错的官员提点一番。” 朱元璋说出给的职位,都察院,曾经的御史台,不属于六部,官的品级不高,权力大。 吴琳原来当兵部尚书,后来当吏部尚书,正二品的官职。 退休回去也享受正二品待遇,让他回来盯着都察院,比较放心,他不缺钱。 又有儿子、孙子,孙媳妇儿再生个男娃儿,四世同堂,返聘回来的他会为了贪钱让自己灭门吗? 吴琳一听没有具体工作,熟练地戴上表:“臣谢陛下!” 说完他看都察院那边,那边的御史大夫有四个,他点点头,对方也点头,表示没问题,咱们不反对。 他们不知道,历史上现在的御史大夫只有两个,一个陈宁,一个汪广洋。 不过陈宁下去了,他历史上是参与胡惟庸案被杀。 汪广洋继续在广州那里坐镇,当参政,干得也不错。 不需要他们回来,朱闻天不允许,回来作甚?在外面还能好好工作,回来又开始争权夺利了。 眼下大明不需要那么些个帮着出主意的人,只要好好干活就行。 “吴尚书,一会儿人就能回来,放心,下丘村的条件最好。” 铃儿安排完,她派了个小伙伴里的女孩子去接人,表示重视,小伙伴里的女子一共就七个,还要算上她。 “多谢铃儿。”吴琳没什么可说的,下丘村如果也没能保证孙媳妇儿安稳,到别处一样不行。 在外面,有行医的人告诉谁准备后事吧! 这时跑到下丘村,还有一线机会。 若下丘村让准备后事,去哪都没用。 目前为止,生孩子的方面,下丘村一个人没医死过。 倒是有死孩子给拿出来过,孕妇的脉搏出问题了,少了个孩子的心跳。 这个时候下丘村就会把死胎给弄出来,不剖,剖了以后再想顺产可就难喽! “何来谢字,吴尚书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下丘村帮着忙些琐事,与有荣焉呢!” 铃儿客气,顺便告诉吴琳,你得鞠躬尽瘁,别想偷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