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果然受用:“嗯!他们封建制的分封人一样是养奴隶。 炎热地方的人得天之厚,却也遭天之谴。 中暑、蚊虫叮咬,多生产万金油吧! 石蜡不值钱,但他们不知道,反正他们没有。 按照之前的规则,他们提供咱们需要的东西后,咱们对他们出口的一些东西给特价。” “陛下圣明!”又是胡惟庸。 “陛下圣明!”其他人瞟一眼胡惟庸后附和,就你事儿多。 “咱们的清凉油怎么给百姓用?”单安仁问了个清凉油对自己人如何使用的问题。 单安仁其实已经回家了,历史上他的兵部尚书是给的虚职,他在老家呆着,在义真这个地方。 他今年虚岁七十一,如今反而来到了南京,带着家人一起来。 朱闻天知道他历史上八十五才挂,按照历史都还能活十四年,何况有下丘村的保障。 直接派人跟他说:你带着家人过来,多活几年,看看大明江山繁荣的样子。 他就来了,下丘村的医疗条件好,他自己想多活几年,自己的家人同样如此。 他年岁大了,待遇高,就不清楚许多日常用品的价格,尤其是新出来的东西。 朱樉负责百货商店,他见老人问,回应:“刘尚书,小铁盒的清凉油一户人家送一盒。 有的地方还未送到,今年年底前应该送到每户。 用完了之后拿着盒过来,装一盒清凉油一文钱,没有盒不给装,除非买。 买一盒则是三百文,销售给夷商的价钱才二百文。 此举为了防备他们拿出去卖,卖了可就是一家人都没有便宜的清凉油了。 真丢了怎么办?去惠民药局或百货商店,拿着户籍或身份证免费给你抹。 一钱装的一盒清凉油,一旬只能买一回,多买加钱,二百文一盒。 避免有人把自己的卖了,然后从邻居等人手上买的盒里抠清凉油。” “甚好!多谢秦王殿下解惑。丢了当报官,三百文可不是小数目。” 单安仁觉得行,就这么干,即便想要私下来卖夷商都找不到机会。 夷商的货物装船的时候要检查,不是夷商提供装载的器皿,而是由大明提供。 夷商想买什么货物,大明的人帮着装好了送上船。 夷商的船只停靠后也是大明的人接手管理,需要修的收取维修费。 夷商离开大明上船的时候换衣服,先洗澡,享受下有偿搓澡服务。 包括离开前三天的饮食同样安排,想私藏东西带出去,难如登天。 清凉油的成本很低,大部分是石蜡,蜂蜡和虫蜡都不给用。 以大明目前的工艺来讲,那个装一钱的小铁盒比里面的清凉油贵。 即便如此也不给提供大的盒子,爱买不买。 清凉油别说常年都炎热的地方,大明的北方夏天气温也三十多度,有时超过四十度,抹一下很舒服,抹眼睛上…… …… 百姓们不知道当今的陛下在吃饭的时候都讨论着国家政策,而且看上去都是小事儿。 地震终于结束,百姓看看地里的情况,也管一管之前绑住的牲畜和家禽,它们是真跑啊! 此刻是秋天,等着再冷一冷,也就是腊月初三的时候,到长江以南过冬的候鸟估计要麻烦。 军队和衙役在维护着秩序,不允许这个时候有偷鸡摸狗的人冒头,露头就打,抓起来送煤矿、铁矿去。 马鞍山的铁矿忙碌着,地震之前大家撤出来,露天矿也有井,方便爆破,一圈圈地往下面深入。 铁轨从高空看,是盘着的,跟蚊香似的。 蒸汽挖掘机的零件堆在旁边,齿儿总是掉,需要焊接,焊不了的全换。 矿工们之前分散开,帮着附近的百姓度过地震,此刻回来,检测坑道。 “说震就震啊!咱们这边还好些,煤矿那里的掌子面若是不提前说,得埋多少人?” 一个马鞍山铁矿的矿工在螺旋道的上面往下打孔,准备炸药,这样爆破就把之前地震给震的松散的地方给弄塌了。 轨道已经拆掉,需要重新铺,提前知道那么早,留着轨道难道是要被埋? “咱大明厉害呀!但凡有点天灾都及早告诉,朝廷下令,地方衙门组织,下丘村的高人……” “别说别说,哪有什么高人,就是钦天监,记住了,没有高人。”另一个人打断这个工友的话。 “可不是嘛!万一有潜伏的细作咋办?咱心里知道就行。”又一个矿工附和。 “对对对,咱说错了,再不提了。” “钦天监不一般啊!” “那当然了,你看看钦天监都是啥人便明了。” “自从有了钦天监……” 矿工非常默契地把一切归在钦天监,似乎在告诉细作要杀就杀钦天监的人。 “腊月还有一次呢!” “现在离腊月还远,趁机多采矿,好好干活,都说了,因地震耽误的时间,按照平均咱们的收入给咱们钱。 这钱拿着烫手,对不起良心,不干活也得钱,快干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