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荀况入文道-《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第(2/3)页

    “唉,陆逊大哥,如果可能的话,吾倒真想弃文修武,拿更多时间来修炼武道,在武道之路上勇猛精进,直至攀上顶峰。”

    “争取像陆逊大哥你一样立下赫赫功勋,被陛下册封帝国侯爵之位,位列帝国贵族之林,光宗耀祖,显赫一方啊。”

    “而不是像现在只有三阶境界,处于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可是吾真的不能啊。”

    “吾是这一届儒家弟子中最受瞩目之人,诸多如家长辈都对吾寄予厚望,想要将吾培养起来接过儒家衣钵。”

    “就连陛下也是任命吾为稷下学宫十大祭酒之一,对吾托付重任,吾实在不敢有负皇恩,不敢辜负诸多儒家长辈之期盼啊。”

    收起手中的百家经典,荀况心绪莫名复杂。

    自从两年之前的临淄一别之后,荀况就没有见到过陆逊了。

    因为陆逊已经被封为帝国侯爵,而且身上有重任在身,各种事物处理都处理不及,又哪里有时间来看望荀况呢?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两人一直都是用书信交流。

    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这个以后本该成为儒家大佬荀子的荀况心里发生了一些未知的变化。

    竟然产生了弃文修武的心思。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苗头。

    其实也无怪荀况有如此想法。

    其实不仅是荀况,就连诸子百家中许多负责钻研学术精髓的精英弟子都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起来。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每个百家弟子都希望各自学派能够在帝国格局中占据大头,也希望自己得到重用。

    以此达到让自身学派压过其他学派一头,让自身才能得到施展的目的。

    毕竟诸子百家就没有人不想加官进爵,显赫一方的。

    不然干嘛每三年就在稷下学宫搞一次学宫论战?

    吃饱了撑的呀,还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以此吸引帝国高层的注意并得到重用。

    这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像法家的商鞅,鬼谷纵横家的张仪,兵家的白起,这些强到极点帝国大佬都是从诸子百家里走出去的猛人,全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人榜样就在眼前,他们这些后人也是眼红的紧啊。

    而且就算你把百家经典都吃透了又有何用?

    最多也就是下放到郡县里当官府官吏,除非自身才能确实突出,不然不熬他个几年根本没法出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