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老谋子-《影帝的懒散人生》


    第(2/3)页

    两人自2000年就已相识,也算是老朋友了。

    初见张一谋,万年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这还真是一个像是兵马俑一样的男人。粗粝,朴实,但是行动跟言语之间却带着某种难言的魅力与压迫感。

    跟陈导还不太一样,那位是沉默寡言外加人高马大,所以总给人一种压力。

    张一谋则像是站在你面前的古迹,由不得不尊重。

    “关导,”张一谋点点头,转过眼笑道,“万年?巧了,我们刚才还在讨论登堂入室呢。”

    “您感觉如何?”

    “我还没看过正片,看预告片,像是悬疑题材?”

    万年解释道,“也不算是悬疑题材,只是在讲故事的手法上跟一般的电影有一点差别。在拍摄的时候,我跟关导讨论过之后,决定用类似章回体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早熟少年的故事。”

    “有时候真羡慕你们年轻人,能想出这样古怪的创意。一个你,一个宁皓,就快把我们这些人给颠覆掉了。”张一谋叹道。

    “不敢,您当年的有话好好说才叫创新。那个年代,国内导演哪里敢用那种拍摄手法。”

    ”哈哈,当时有那股子心气。”张一谋笑道,“那会儿老有人说我的电影题材单一,我也不想就那么重复自己,想要尝试一点新东西。”

    “有话好好说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前卫,非常另类的电影。用手持摄影机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波动这一点太超前了,除了景物跟颜色,镜头自身的运动也能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别看张导农村戏拍的多,看上去挺朴实,其实闷骚的很。就看有话好好说里,曲颖骑自行车那段,两条大长腿一前一后,一高一低,还有被车座挡住的三角,简直太懂男人心了!

    当导演的,除了表达欲之外,大概那啥欲也得强才行。

    “不过,拍完那部戏,当时一帮人说模仿王家韦,模仿天生杀人狂。艺术手法,创造出来不就是被使用的吗?”想起那会儿,张一谋还是有点气。

    万年笑道,“宁皓那会儿也是一样,老有人说他抄袭盖里奇。不过,观众喜欢就行,谁管别人说什么?盖里奇看了石头,说不定也会啧啧称奇呢!”

    “刚才,您说自己想拍聊斋题材的电影?”

    张一谋摇摇头,“还没想好。我其实今天回答主要是举例,向外国人说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题材都供我们导演可以选择。”

    “魔幻电影近几年很受欢迎,画皮那个故事都能得那么高的票房。”

    “小时候看书,听故事,对聊斋很有印象,”张一谋笑道,“像画皮这些故事,狐狸精的故事,是国内传统的一些文化作品,非常有代表性。我想呢,有条件也许可以尝试去拍一部这样的作品。”

    万年又道,“其实除了聊斋,国内还有很多有趣的志怪,像是唐朝的酉阳杂俎,里头有一篇玉斧修月就很有内涵。”

    “怎么讲?”张一谋奇道。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郑仁本的人,他表弟与一个姓王的秀才,到嵩山去游玩,碰到一个人,自称是八万二千户修月户之一。打开幞帕,里面果然有斤凿等物,那人还给郑仁本留下了玉屑饭,称吃了这饭可一生不得疾病。”

    “那人说,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形状就像一个球。你们看见月亮发出的光亮,其实是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处而产生的。有这么八万二千户人,常年在月亮上修整起伏不平之处,他就是其中一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