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对于是否继续和清军交战,也没有那么大的执念。 世间百姓太多,两国交战,受苦的还是百姓。 如今对方既然愿意对他俯首称臣,那他也不愿意再挑起战争。 两国签订了盟约,清朝每年向靖朝交付十万两白银,绸缎二十万匹,盟约就此结成。 局面暂时稳定了以后,年羹尧把目标看向了海外。 自从清军入关以后,就实行了禁海令。 这也导致了明朝盛行的出海远洋被截然而至。 但年羹尧总感觉海外有些东西在吸引着自己,让他不得不派人重启下海的计划。 于是在此后的多年里,他按照明朝留下的历史痕迹,派人出使海外。 把中华的东西和文化传向海外,把海外的东西和文化,也传到中华。 而彼时的西方,是比他们还要先进的另一个世界。 自从听完使者描述的西方世界以后,年迈的年羹尧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若是继续这么下去,若是等他日西方彻底强大,想必好不容易建起来的朝政,又会有一番动荡。 务必得自身强大,才能不惧怕任何敌人。 于是他派大量的年轻人出使海外,去学习对方比自己先进的东西,然后来建设国家。 彼时的清朝,依旧实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 信息的不流通,也导致了他们的落后。 整个朝堂上下,无论是环境还是设施还是武器,都已经远远被年羹尧甩在了身后。 随着靖朝的日渐繁荣,吞掉清朝剩余的国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 年世兰的后半生在哥哥的庇护之下,过得顺风顺水。 在与胤禛的这段感情中,已经消磨了她所有的热情。 之后的多年里,没有起过再嫁的念头。 后来随着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传入的越来越多。 年世兰对这些新式的东西也渐渐起了兴趣。 开始把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学习新的东西上面了。 人的一生还很长,让她感兴趣的东西也还很多。 她不能被困在那个四四方方的天地里,她需要去探索她旷野的人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