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45章 有凤相邀(2) 她这话无疑是一把两刃刀。 若沈清漪同意,便必须嫁入东宫为妃,从此囚困宫禁,同楚峥越也自然是再无缘分,可若是不同意,那么沈清漪便等于是默认了同蜀王有所勾结之事。 彻彻底底的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其实若是今生未曾因为楚峥越救命之恩而同他生了情愫的话其实嫁给太子对于沈清漪来说并非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一来太子虽说是储君,三宫六院是必然之事,但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沈清漪前世做了七年贤后,既能辅佐得了草包梁王,那么忠厚的太子自然也辅佐的了。 二来太子虽说不像蜀王那样心机深沉,但毕竟背靠孟氏一族,又是嫡出,生母明瑶皇后更是地位稳固,拥戴者众多,比之动荡的前世,待继位后必然要好的多。 但问题也同样明确,一来天下男子皆薄情,难保待平定天下后太子不是第二个赵宪,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的意思沈清漪前世已领教了个透彻,断没有今生再重蹈覆辙的道理。 二来沈清漪心里如今装着楚峥越,虽说还未曾定亲,但有前世今生的缘分在,她也没有随意嫁予旁人的道理。 因此她对于明瑶皇后的话自然是不愿意的。 可如何不着痕迹不留话柄的拒绝却是一件大难事。 沈清漪借着睫毛的遮掩眼珠一转,片刻后便滕然有了主意来。 她抬起头来,道:“能够由娘娘做主嫁予太子殿下乃是清漪前世修来的福气,但方才娘娘说,京中如今有清漪同蜀王的传闻,虽是虚言,但终归无风不起浪,难保有有心人借此事而嚼舌。 “若清漪当真同太子定了亲事,那么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蜀王还是臣女只怕都会深陷谣言之中,就算臣女当真有这个福气做了未来的皇后,也会因为此谣言而被太子所疑心。 “因此为太子殿下的名声考虑,即便娘娘想要臣女同太子殿下定亲,也该等上两年,待此谣言随时间而散,到那时娘娘再下旨赐婚,岂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美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