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孔希解释道: “普通的剑,当然贯注不进去。但是,秘宝级的剑就可以,因为秘宝的材料都具有吸收元气的特性,就像海绵吸水一样。” 陈孚这才明白过来,冉云以前对他说过,判断秘宝材料的优劣,尤其要看它承载元气的能力,原来这“承载”两个字,可不只是承受多大压力的意思,还有“吸收多少元气”的意思。 他正要向孔希请教,如何将元气注入飞剑里面,孔希已经先行问道: “昨日观你御剑,只是将元气附着在飞剑表面,是不是你不晓得如何将元气贯注进里面?” “嗯,弟子正想请教。” “我这里有个术诀,你且听仔细了……” 孔希将如何注入元气的术诀念了一遍,陈孚便记住了。 随着神识境界的逐步提升,他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也逐步增强,现在的他,在记忆方面,可以说已经能做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孔希传授的这个术诀,比起当初冉云在碧夷山中所教的,将元气从手指头输入宰相囊符文的方法,还要复杂得多。 毕竟,符文可以自行吸收元气,而没有铭刻符文的秘宝却只能被动地吸收。 接着,孔希取出一柄剑,示范了一下,陈孚便大致掌握了将元气贯入飞剑的方法。 他又问了两、三个不解之处,随后,取出乌木柄短剑,运转九转道功,将刚才所凝炼的虚元催动到手掌心,再运用孔希的术诀,让元气从掌心贯入剑茎。 片刻,刚才凝炼出来的虚元便全部进入乌木柄短剑。 陈孚分出神识,贴在短剑的剑格上,感应着短剑里面虚元的情况。 他发现,这些虚元只分散在剑茎里,没有一丁点儿注入到剑身。 若是要注满整柄短剑,不知需要多少虚元! 陈孚不禁哀叹一声,身边这几个小东西,乌木柄短剑,小青,还有种子壳,都是喂不饱的吃货啊! 看来自己注定是个劳碌的命!一辈子得为这些小东西当牛做马,没日没夜地凝炼元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