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京华风云(下) 第八十九章 贡院开考(上)-《大靖长风录》


    第(2/3)页

    今儿个也不例外。有人在白花花的胖肚皮上写小抄的,有人在靴底袜子里缝上小纸条的,还有人在食盒里的馅饼中加了特制的美味夹心。

    裤裆里偷藏私货也是少不了的,一时之间,还真是笑料百出,各种作弊手法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路乘风在一旁看热闹看的正欢,却看一个略有几分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进了旁边不知哪间号房了。

    正心中疑虑,却听见一声声鸣金收兵一般的号角声。

    “考生入场完毕!”

    路乘风是第一次进入大靖国的科考现场贡院之内,听周围的官吏向他解说着,这才知道这号角声与战场生不一样。

    刚才那是第一声号角,意思是所有考生已入场完毕,叫考官和各位现场工作人员杂役小吏们,都做好开考的准备。

    当然,也是提醒考生做好考试准备,该在自己号房中解决内急之事的,可以提前解决了,免得一会儿占用自己宝贵的考试时间。

    路乘风抬眼张望了一圈贡院内外四周。

    贡院,作为科考圣地,最关键的当然是要确保保密了。

    因此,大靖的贡院,设计的结构相当严密:

    设置三重门,大门前立三道坊,正中为“贡院”坊,东西两侧分别为“腾蛟”和“起凤”两坊。

    三重门内设“明远楼”,取的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原”之意。

    明远楼楼高三层,四面皆窗,实质上是设立在贡院之内的一座高阔的瞭望楼。

    站在楼上,可以将整个贡院之内一览无余。

    科考期间,由监考官、巡察官等官员登楼巡视,还有不间断四面盯视的吏卒。

    白天以摇旗作警示,晚上则燃灯高举,随时阻止科考场内出现作弊、骚乱以及其他违反考场风纪的现象。

    不仅如此,贡院四角分别设置了一个瞭望楼,与明远楼这个瞭望主楼一起,无时无刻不在密切监视着考生的一举一动。

    由于前朝曾经出现考生串通巡查吏卒,**作弊,还有越过贡院高墙抛物,以私自夹带考题答案等舞弊之举。

    到了靖帝上台以后,在这座贡院四周的高墙之上,高高插起了“枣刺”,并加高了原来的院墙高度。

    路乘风四下里瞅了瞅,心中不免发笑:

    嘿,封建社会的贡院原来长这样啊?看看,这中心和四角都是高塔岗亭,墙上都加了当年的“铁丝网”,只差没通上电了,这不是21世纪的监狱又是什么呢?

    而大靖国的考试制度和时间,也颇有意思。

    大靖以文治天下,不像北端人是马背上武统天下。

    因此,不仅考策论和兵则这种政论文章,对于诗词歌赋也是颇为看重。

    更有意思的是,大靖国科举中考士子们诗词歌赋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考试之前,吏卒们会为每个考生发三根大红蜡烛。

    诗一篇,赋一篇,必须在三根大红蜡烛燃尽之前作答完毕。

    因此,坊间有才子笑谈,传遍大靖上下,说的是:

    “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