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楚家苴却砚-《撒娇娘子最好命》


    第(2/3)页

    脑中正盘算着走何门道才行,恰巧经过楚家门前。起先没甚在意,只是忽然听见里头好似吵了起来,楚娇娘思绪下意识被截断,耳朵到底竖了一下。

    只听得屋里有人-大吼一声:“赶紧把东西拿出来!”

    若是不知晓的,听到这话,定会以为楚家是不是招了贼,在逼迫其屋中之人交出甚财物?

    不过楚娇娘尚且听得出这吼话之人是谁。

    正是王氏的大儿子——楚怀文。

    王氏这两个孩子取的名字多是雅气脱俗的,甚怀文,惜文,任凭谁听来,都是满腹诗书经纶。但其实不然。这二人全与“文”豪无沾边。

    儿子怀不了文,是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的;女儿也惜不了文,是个口轻舌薄,搬弄是非的。取这几个字也就占了个好听顺耳罢了,性子着实与这几个字相差甚远。

    楚怀文在里头讨要东西不是别它,是楚家祖上流传下来的一方苴却砚,听说距今有个好几百年了。

    在楚娇娘六七岁时,家中曾来过一位借水吃的游人术士,当时楚老头将那方苴却砚随意扔在几案上,恰巧被那位术士瞧见了。

    术士见着东西好看,那上头雕刻旭日东升,鲤跃龙门之作,映着好一个飞黄腾达之象。端起来看过几许后,眼中更是霎然瞠亮,直对楚老头道:这是个好东西啊!

    楚老头当时不以为意,只说是家里不值钱的玩意儿,况且家中无人再读书,本打算扔了。也就看在是老一辈读书人留下来的,留在家里以做个念想罢。

    然这术士却说这东西是宝贝,是名砚;说谋朝官家也酷爱用此砚,无此砚竟还写不出好字;还说当时不少朝臣为讨好君王,各地寻找此稀有之砚。

    后有人在泸州一带的一座小山体里边,挖出了此墨宝,将其进贡给了官家。官家因此大喜,便直接派人去到泸州进行全面开采,又找能工巧匠精篆雕磨打琢,让这些苴却砚成为了皇家御用之砚。

    此苴却砚与端砚相媲美,但比得端砚,苴却砚的产出却是少之又少,而且若是上等的苴却砚还能磨出多彩宝墨,是个稀有之物。

    留下,方能是个致富之宝,若是典卖,必然也是百两起。

    闻得术士这一席话,楚老头瞬间对从未放入眼中的砚台,顷时有了一种另眼相看的倾慕,当了至宝。

    待术士一走,立马拿起来端详良久,末尾喃喃道了一句:祖上一定是当过大官的,不然也不会有此砚留存。

    有没有当大官的楚娇娘不晓得,她反而想的是会不会是祖上贪的?或是为讨好官家,奉承送礼的那个?反正没往好的想。

    最后楚老头去找了块布和匣子,将其好生擦拭干净包裹好,而后藏了起来。

    一藏,便是十多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