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全县红薯大疯狂 比从前要更加努力-《独宠夫郎》


    第(2/3)页

    若是不清,那一年怕是就能得十万雪花银。

    所以,这两个级别的官员,不至于为了七万两搞出太大的阵仗吧?

    “修路?”江知县没想到黎荞会说出此话,明显愣了一下。

    “是,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想把粉条运送出去,想吸引更多的商贩,那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不可少。”

    “况且,路修的好了,那方便的也是三柳村和咱们县城的人。”

    黎荞解释。

    “这……”

    江知县心动,他当然知道修路的重要。

    年轻人觉悟这么高,他高兴。

    有大气魄,他佩服。

    有这么高的觉悟和这么大的气魄,虽然是无背景无势力的农家子,但谁让当今圣上是明君很喜欢破格提拔人才呢。

    只要这年轻人不作妖,那将来必定起飞。

    不过,此时黎荞的提议,他还真不能答应。

    年底吏部考核他的政绩,肯定绕不过黎荞,他政绩这般突出,吏部必定呈到御前,若是让圣上误以为是他威逼黎荞拿银子修路,那就不好了。

    千万不能因为两条路毁了他在圣上心中的印象。

    而且,黎荞其实是怕这银子招灾吧?不然为何非得把这银子花出去呢。

    “小黎啊。”江知县说着从椅子上起身,他踱到黎荞跟前:“你这份心意,我明白。但所花费的银子太多了,甭管是我还是全县的百姓,都不能让你作出这般牺牲。”

    他说着拍了拍黎荞的肩膀:“是你的,你就安心拿着,这是你应得的。你带动全县致富,这份功德足以把你带入圣上跟前,所以莫怕。”

    “圣上?”

    黎荞惊讶。

    “可不是。”江知县朝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满脸都是钦佩:“圣上认为只有民富才能国安,且每年都会亲自核定官员的政绩,你的粉条这般突出,圣上绝对会知道你的。”

    这话一出,黎荞心里登时松了口气。

    所以不必担忧府、省这两级的官员了?

    这也太好了吧,说大盛是世外桃源,还真是世外桃源。

    不过,修路这话已经出来了,再者他此时对大盛的爱多了一分,于是他想修路的心更迫切和坚定了。

    “老爷,这是学生自愿的,也是学生迫切想做的,今日学生夫夫来县城时……”

    他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他家的点心、鸡蛋日日都要往县城送,他需要一条好路。

    粉条的销售影响他的利益,为了卖粉条,他也想修路。

    但是,江知县还是不同意。

    江知县让他回去好好想一想,切莫冲动。

    黎荞见状,只能暂时歇了心思。

    算了,等下次见面时再提此事。

    正事谈完,江知县便让望月楼的伙计开始上菜。

    他本想留黎荞一起吃饭,但看陶竹站在一旁跟木头人似的,他便善解人意的让夫夫两人离去。

    罢了,他一人自在,这对夫夫也自在。

    黎荞和陶竹两人出了望月楼,陶竹深深吸了口气,一回怕,但二回他淡定了。

    如同黎荞所说的那般,江知县是个好官儿,刚才那些话,那些措施,全都是为农人考虑。

    他本身也是农人一个,自是不怕。

    黎荞看他自动调整好了,不由笑了一下,但想到刚才的事儿,他问道:“我把银子用来修路,你怪不怪我。”

    陶竹闻言,拍着心口的手改为拍到了他心口:“为什么要怪你?那么多钱呢,若咱们拿了,指不定有多少人要说酸话。”

    “你拿出去修路,凡是在路上走的,肯定不好意思说酸话了。”

    “你当我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我明白。”

    “再说了,就算是不明白,你这么做肯定有你的理由,我又怎会怪你?”

    “你问这话,是觉得我笨?还是觉得我会无理取闹?”

    黎荞被陶竹这一串话给逗笑,他抓住陶竹拍在自己心口的手:“我只是觉得这银子是咱们两人一起挣的,我没有与你商量便这般处置了,这样不尊重你。我错了,下次不这样问了。”

    “你尊不尊重我,我知道的。”

    陶竹看他这个样子,抿了下唇。

    树大招风,一下子要挣这么多银钱,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压力全在这人身上了。

    他能分担的,实在是不多。

    深吸一口气,他扬起一个笑脸:“这次我不计较了。”

    “竹哥儿大度!”黎荞立马笑眯眯的送上夸赞,换来陶竹的轻笑之后,他便晃了晃抓着陶竹的那只手:“接下来咱们去哪里?”

    “嗯……咱们去书铺。”

    陶竹想买圣上新出的小作文。

    黎荞把科举上的一切事情与他分享,他知道这小作文的重要。

    “中午啦,咱们该吃饭了。”黎荞用另外一手摸了摸肚子。

    “那先去吃饭。”

    陶竹改了主意。

    望月楼的饭菜虽然好吃,但吃了太多次,没有新意了,两人随意寻了个面馆,吃了鸡丝面。

    鸡丝面味道还不错,虽然比不上望月楼,但也对得起价格,吃过午饭,他们去书铺买了圣上新出的小作文。

    原本两人想要去找庄文的,庄文虽然在县学读书,但因为在县城有院子,所以庄文是走读,中午会回家。

    黎荞想让庄文给他解一下最近读书遇到的疑惑,但现在显然找不成了。

    夫夫两人买了些生活用品,便赶着牛车回村。

    走到一半时,阴沉的天放了晴,太阳出来了。

    黎荞早就在牛车上搭了一个架子,专门用来遮阳,此时他们不怕太阳。

    但刚出的太阳并不能让泥泞的道路变得干燥,所以一路上走的很慢,有的地段两人还得下牛车步行。

    黎荞深一脚浅一脚的牵着牛车往前走,忍不住对陶竹道:“这必须得修路,太难走了。”

    陶竹狠狠点头。

    从前他不觉得有什么,但感受过他家新房子的青砖地面之后,他就有些忍不了这种泥泞了。

    两人回到村子时已经是傍晚,他们直接去庄家找庄丰收。

    把今日江知县的计划告诉给庄丰收,庄丰收听得眉头紧锁,原来全县竟然种了这么多红薯!

    既然江知县给出了计划,那他按计划行事。

    他召集全村的人,准备集全村之力盖一个宽敞的红薯作坊。

    而黎荞和陶竹把牛车放回家里,然后去了朱家村。

    到了朱村长家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朱村长,朱村长听完整个人都傻了。

    天下还能有这种好事儿?

    他反复确认:“真的要让朱家村也做粉条?”

    他的家人也紧张的看着黎荞,真的没有幻听么?

    黎荞再次点头:“是真的,知县大人这几日就会召集全县的村长商定此事,朱哥,从明日开始,你们村也建红薯作坊吧。作坊的大小按照你们村的人数来定。”

    朱村长:“!”

    天下真的有这种好事!

    他喜的手舞足蹈,双手胡乱挥舞了几下,嘴巴大张,除了哈哈哈笑,什么都说不出。

    恰好这时鸡窝里传来鸡叫声,这会儿他家养的鸡正在吃晚饭。

    他立马奔向鸡窝,哈哈笑着对黎荞道:“拿走,小黎,来来来,都拿走。”

    他的家人见状,也赶紧跑向鸡窝,要给黎荞捉鸡。

    黎荞哭笑不得:“不不不,你们给我一只就成了,多的我不要,你们知道我一向如此。”

    知道推不掉,所以黎荞便主动讲出他能接受的数字。

    “不一样不一样。”朱村长还处在狂喜之中:“这次你给朱家村的恩惠太大,一只鸡太少,配不上你!”

    黎荞:“?”

    多只鸡也配不上他啊。

    规矩不能破,任凭朱村长一家子如何劝,他都坚持只收一只鸡。

    朱村长一家子很无奈,虽然把他家的鸡鸭猪都送给黎荞也回报不了这份恩惠,但一只鸡也太少了!

    既然黎荞只收一只鸡,那他待会儿召集全村人开会,明日都给黎荞送鸡,一家一只。

    翌日上午,朱村长来了三柳村,他是来学习如何修建红薯作坊的。

    这个活儿找庄丰收就行了,他没去打扰黎荞。

    一直到了中午,他这才用板车推着全村人送的二十多只母鸡去了黎荞家。

    这是他们全村人的心意,黎荞必须得收,不然他们无法安心做粉条。

    朱村长盛情难却,再加上这是整个朱家村的人给的,于是黎荞收下了这二十多只小母鸡。

    一下子有这么多鸡,家里也不缺鸡蛋,不必跟其他村人一般舍不得吃母鸡,因此黎荞大手一挥敲定了午饭:

    大盘鸡。

    美味的大盘鸡让一家子吃的都很满意,小母鸡是吃粮食长大的,肉又香又嫩,再加上黎春桃的好厨艺,他们轻轻松松就消灭了三只小母鸡和二十多斤宽面。

    “这大盘鸡真妙啊。”黎大山捧着一碗冰镇酸梅汤一边喝一边拍了拍吃得鼓鼓的肚子。

    黎菽狠狠点头,黎荞家吃鸡要么是卤要么是做成大盘鸡,她自从回来,已经吃了好多次了,但至今没吃腻。

    不,她这辈子都不会吃腻。

    又是肉又加了那么多大料,这种好东西怎么会吃腻?

    黎荞听得这话,便道:“那明天中午还吃大盘鸡好了。”

    但黎大山闻言,竟是迟疑了:“可我又想吃火锅了……”

    被大盘鸡勾出来对重辣的想念了,说起来,自打天气热了,就再也没吃过火锅了。

    现在好想吃火锅,将切得薄薄的五花肉先在辣椒碟子里沾一沾,然后裹上芝麻酱,那味道可真是太绝了。

    “大热天的吃火锅,你不嫌热?”黎荞问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