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府试 溜的飞起,生不如死-《独宠夫郎》


    第(1/3)页

    河西府不是原河省的首府,  但也挺繁华,城门口人流如织,很是热闹。

    在大盛,  人们离开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需要去县衙申请一个名为公据的凭证,上面写着名字,籍贯,去某地是要做什么等等。

    此时要入城,  黎荞等人便把平城开给他们的公据拿了出来,让守城的士兵查验。

    在城门口停留了约莫一刻钟,  一行人顺利入城。

    徐家早就派了人在城门口等着,  一方面是为了接徐瑛、沈画,另外一方面便是给黎荞当向导。

    县试结果出来之后,徐瑛得知黎荞不打算住客栈,  便让家里人在府城寻了几处适宜考生租房的地方,  眼下黎荞来了,徐家便派了人过来,  好带黎荞去他们选好的几处房屋瞧一瞧。

    不过,现在是傍晚,今日明显赶不及去看房了,  因此,  入了城之后,  一行人兵分两路,徐瑛带着沈画、孟月回徐家,  黎荞则是带着人去住客栈,  明日再看房子。

    有徐家的人做向导,  黎荞他们赶着牛车先去了客栈,  在客栈安置下来之后,徐家的那位管事离去,明天上午再来。

    徐家管事引荐的客栈着实不错,房间干净,饭菜美味,饭后几人叫了热水沐浴,被热水一熏,疲惫如海般袭来,奔波了三日的几人没心思出门闲逛,直接睡觉。

    翌日,九点钟,徐家管事准时来了。

    黄有名父子留在客栈内,黎荞陶竹黎大山郑浅浅四人跟着徐家管事去看房子。

    徐家挑的房子都在考棚周边,临近府试,河西府几个县城的考生都来府城赶考,因此这边的房子很是抢手。

    跟黎荞上辈子一样,这边的租房方式很灵活,有出租整个院子的,也有人家出租自家一间房屋的,各种形式都有。

    黎荞一行有六个人,再加上不差钱,自然要租院子。

    徐家给他找的都是干净、整洁的小院,一连看了三个,他挑了个房间最多的,当日就和房主签订了合同。

    院子是两进的,院子比周边人家的院子要小一些,看上去有些紧凑,但该有的都有。

    水井,厨房,安置牛车的杂物间,和黎荞家一样,应有尽有。

    黎荞看中的便是这一点儿,所以他毫不犹豫租了两个月,押金带租金,一共是二十两银子。

    与房主签好合同,黎荞几个人返回客栈将行李牛车带过来,洗洗擦擦,一通忙活之后,一整日便过去了。

    第三日,黎荞带着陶竹、黎大山、郑浅浅出门采买。

    锅碗瓢盆,蔬菜肉类,还有居家所需的各种小物件,当然,还有笔墨纸砚。

    想要买齐这些东西,得跑不少店铺,这一天下来,几个人将府城东西南北转了个遍,对府城的繁华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黎大山原本觉得他挺有钱的——他涨工钱啦,现在一日是一百五十文,再加上逢年过节他小叔给他发的红包,短短两年,他已经攒下了二百两银子了。

    他觉得他超有钱,所以之前拜托陶竹帮他买东西时可阔气了,让陶竹什么好看买什么。

    可现在真来了府城,他摸着自己的揣在怀里的钱袋子,只有一个感觉:

    抢钱。

    在平城,一刀草纸只需要三十文钱,但在府城竟是需要四十文。

    还有猪肉,在平城,上好的五花肉是二十文一斤,在府城这边却是快卖到三十文一斤了。

    至于锅碗瓢盆等,也都比平城贵一些。

    连这些东西都比平城贵,那么首饰布料、胭脂水粉,肯定也比平城贵。

    他这次一共带了一百两银子,原本觉得随便花也花不完,可现在逛了一圈,他后悔了。

    早知道把钱箱子里的钱都带来了!

    陶竹也觉得府城物价高,但所谓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只要能舒坦,那他不介意多花些银子。

    第四日,黎荞随着徐瑛、孟月去府衙报名府试。

    所需要的证件和流程与县试差不多,此时不能拉来村长和廪生作保,只能出示平城县衙开给他们的公据。

    轮到黎荞把自己的公据递上去时,礼房那位负责考生报名的官员不由多看了黎荞几眼。

    平城黎荞,这就是那位得了圣上嘉奖的黎荞?

    听说平城知县为了平息流言,竟是直接把他的策论文章贴了出来,文章贴出,所有质疑消失。

    啧,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知道此次府试这位平城案首能写出怎样的锦绣文章,他很期待。

    心里这般想着,但那位官员没有多说,仔细查验了黎荞递上来的各种证件,然后给黎荞登记入册。

    黎荞面不改色,任由这位大人打量。

    但心里却是忍不住哀嚎,人怕出名猪怕壮,压力山大啊。

    从府衙出来之后,黎荞和徐瑛、孟月道别,然后带着陶竹回了租住的院子。

    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府试的时间定在四月初九,还剩下半个月,除了努力,他别无选择。

    已经是案首了,别说是江知县不想让他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自己也不愿意掉这个链子。

    黎荞又开始刻苦读书,陶竹便如同在三柳村那般,负责他的日常起居。

    之所以租院子,除了清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想让黎荞吃上熟悉的家常菜。

    他们所租的院子因为靠近府衙,所以距离专门卖菜卖肉的市场有些远,但好在每日清晨都有小菜贩挑着担子在四周叫卖,所以早上可以吃到新鲜蔬菜。

    这会儿天气不算热,因此早饭都是热食,买来的蔬菜要么炒,要么炖汤,或者是做成饼。

    想吃肉的话,得去肉市买,小菜贩不卖肉。

    陶竹把绞肉器带来了,怕黎荞一直喝粥会腻,所以会做些五谷豆浆和玉米汁。

    吃过简单的早饭,黎荞读书,陶竹则是和黎大山、郑浅浅去买肉,顺带买一些小菜贩没有的蔬菜。

    这一来一去就要一个时辰,把肉和蔬菜买回来之后,陶竹便和黎大山、郑浅浅开始准备午饭。

    午饭和在三柳村的一样,都是家里吃惯了的饭菜。

    吃过午饭,黎荞会有半个时辰的午休时间,这时陶竹便成了人形抱枕,与他一起午睡。

    等午睡结束,黎荞继续读书,陶竹则是做些家务活,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之类的。

    傍晚,他和黎大山、郑浅浅一道准备晚饭。

    日子这般重复,但他一点儿都不觉得枯燥,黎荞可是说了,这案首是他们夫夫一起拿回来的。

    他做的这些,是在助力黎荞再拿一次案首呢。

    黎大山经常会和郑浅浅一起出去,但两人都是小土包子,第一次来了大城市,不敢跑远,再加上他们还要回来帮陶竹做饭,因此两人只是在租住的院子附近溜达。

    黄有名如同黎荞那般足不出户,时刻准备着为黎荞解惑。

    黄有名的儿子在照料他的同时也照料三头牛。

    这期间孟月、徐瑛来找黎荞,一是和黎荞探讨学问,二是问黎荞去不去参加聚会。

    眼下几个县城的考生都来了府城,这些考生经常举办各种聚会,一方面是为了结交朋友,拓展人脉,另一方面就是探讨学问。

    大家都是考府试的考生,连秀才都不是,如今他们远离他们日常读书的私塾,夫子不在身边,那自然只能找同届的学子解惑。

    这种聚会,黎荞自然是不去。

    他有自己的私教,他私教是秀才公,他有什么疑惑找黄有名就行了。

    况且,他还得了圣上嘉奖,若是他去这种聚会,那肯定所有焦点都在他身上,探讨学问倒成了次要的。

    孟月、徐瑛对这种聚会也不是很感兴趣,眼下黎荞不去,他们也不打算去了。

    黎案首比他们聪明还比他们努力,可怕。

    他们的压力也山大。

    沈画不用读书,想邀陶竹、郑浅浅出去玩。

    沈画自幼便喜欢缠着徐瑛,一年当中总是要在徐家住上一段时间,因此对府城比较熟悉。

    眼下徐瑛在书房里一待便是一整日,他便想带着陶竹和郑浅浅出去逛街。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他和陶竹、郑浅浅玩的还挺愉快。

    他虽然是官家小哥儿,但他并不会看不起陶竹、郑浅浅这两位乡下小哥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