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黎荞很珍惜这段书院生涯,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起床后先是洗漱,洗去了困意之后就去书房背书。 陶竹则是带着黎夏、黎二山做早饭。 在村子里时, 新鲜蔬菜都是村人送上门,但在县城,得需要去菜市场买。 至于柴火和鸡鸭蛋,黎大山每隔三日给他们送一次。 城门口的蔬菜最新鲜,陶竹一般都是去城门口买菜。 反正平城小, 他走的快一些,一来一去只需要两刻钟。 城门口有个卖烧饼的大婶儿, 是他第一次和黎荞去县城卖丰糕时认识的, 这烧饼大婶每次见到他都很热情,想往他手里塞烧饼。 免费的烧饼当然不能收。 不过,刚做好的铁板烧饼的确好吃, 他总会买上几个, 好让早饭丰盛些。 而且,他给大婶提了建议, 可以做一些甜口的烧饼。 甜烧饼也很美味呢。 烧饼大婶把他的话听了进去,第二日烧饼摊子就有了新品种。 若是搁从前,烧饼大婶肯定会犹豫, 因为城门口摆摊的都是乡下的农人, 每日进城路过她摊子的大部分人也是农人, 而糖的价格贵,这些人肯定舍不得买糖烧饼。 可现在平城的农人富裕了, 手里有钱了, 自然也舍得花钱了, 比咸口烧饼贵一点儿的糖烧饼肯定有人买。 更何况这糖烧饼还是陶竹推荐的, 她只要打出陶竹的名号,那绝对会有很多人愿意买。 烧饼大婶很感慨,当初黎荞陶竹第一次来城门口卖丰糕时,她觉得陶竹站在黎荞身边有些突兀,也不觉得黎荞能有多大的成就。 当然,她当时已经察觉到黎荞是有真本事的,不然也不会每天都能捉那么多鱼,还能让王掌柜包圆他的点心。 但是,当时的黎荞说到底和她一样,都是摆摊做小生意的。 可谁想到,短短三年,黎荞竟是要飞了。 而且黎荞与陶竹的感情依旧。 时间证明她当初瞎了眼,陶竹站在黎荞身边一点儿都不突兀,两人最般配了。 如今的县城门口比从前更为热闹,这里本就有不少人摆摊,后来江知县在这里打了两口井方便众人用水,这下子此地更热闹了,摆摊卖吃食的人比从前多了不少。 这天陶竹像是往常那般来县城门口买最新鲜的蔬菜,他刚出城门,紧挨着城门一个卖黄瓜的婶子叫住了他:“竹哥儿,最南边韩小雁在摆摊卖粉条烩菜!” “?” 陶竹眉头皱了起来。 韩小雁在摆摊卖烩菜? 韩小雁的主业不是去找她和黎大忠的俩娃吗? 怎么现在来这里摆摊了。 “我去看看,谢谢婶子告诉我。”陶竹背着背篓往南边而去。 他一路走过去,不少人都和他打招呼,还把韩小雁摆摊的事儿告诉他。 平城的人都知道韩小雁这个名字,但真正能对得上号的,那没几个。 但有一人认出了韩小雁,于是这边摆摊的农人全都知道了。 韩小雁要是卖其他的,众人自不会搭理她。 可她现在卖的是粉条烩菜。 她哪儿来的粉条? 不管是县城的红薯作坊还是三柳村、朱家村的红薯作坊,江知县都明确下了死命令,不准私人做粉条。 这是防止个别人拿粉条牟利。 也是为了保障黎荞和工人的利益。 所以,哪怕是红薯作坊的工人,想吃粉条也得掏钱买,可粉条那么贵,即便是三柳村、朱家村的粉条,那也是四十文一斤。 普通人谁舍得买这么贵的东西? 就算是舍得买,那也得去望月楼或者是江知县那里抢号码牌。 但因为外地商人出高价买号码牌,因此,平城本地的普通人如果抢到号码牌,基本上都会卖掉。 普通人想拿到粉条,途径真的很少。 当然,三个红薯作坊在过年时会给工人福利,年三十那日,工人可以用成本价买到粉条,但这个粉条是限购的,每人只有十斤。 所以,韩小雁摆摊的粉条哪里来的? 韩小雁曾经在三柳村的红薯作坊干过活,她知道粉条的做法,此时她用的粉条,八成是她自己做的。 若是她自己做的,那就是违背江知县的命令了,这必须得告诉陶竹。 陶竹一路谢过众人,很快就寻到了韩小雁。 韩小雁正站在一个一人高的土灶前,土灶上摆着一口大铁锅,大铁锅盖着盖子,瞧不见里面有什么。 在她身边有几张桌子,其中三张明显是给顾客用的,还有一张上面放着案板。 地上有几个背篓,背篓里放着时令蔬菜和粉条。 小摊子上一个食客都没有,韩小雁黑着一张脸站在灶前,视线盯着锅盖,不知道在想什么。 陶竹眉头皱的更紧,抬步走了过去。 “韩小雁。” 韩小雁听到熟悉的声音,她扭过头,见的确是陶竹,脸上有惧怕之色闪过。 但她很快挺直腰杆,双手叉腰,色厉内荏的反问:“干啥?” “你的粉条是哪儿来的?” 陶竹指了指背篓里的干粉条。 “我自己做的,咋了?你还要把我抓去大牢吗?那你抓啊!你最好让江知县把我给杀了,不然的话,我照样去找黎大忠闹,我让黎大忠这辈子都不能安生!” 韩小雁梗着脖子,大声嚷嚷。 但是,说到最后的安生俩字时,她话音一转带上了哭腔,脸上也被惧怕占据。 陶竹:“……” 而韩小雁看陶竹不说话,只是盯着她,她登时更崩溃了:“你去让江知县杀了我啊!现在全县人都听黎荞的,快让他杀了我!黎谷那老两口不准我接近孩子,娘家人也嫌我,我不得已出来摆摊,结果这些人一听说我是韩小雁,竟然全都扭头就走!” “你们不给我活路,那干脆动动手指把我杀了啊!” 想到最近的心酸,她一边说一边掉眼泪,说到最后,整个人已经哭的变了声调。 自打黎大忠这个狗男人跟白柚那个贱人从府城回来,她就再也接近不了她的孩子了。 黎谷和赵二妞连自家的田地都不管了,只守着俩孩子,她敢接近孩子,两人拎着扫帚追着她打。 她没办法,只能去找黎大忠。 结果黎大忠根本不见她,而且黎谷和赵二妞也赶她走。 她见不着孩子,无法给孩子洗脑,她娘家人嫌弃她不干正事,她便拿出过年时偷偷摸摸做的粉条,跑来城门口摆摊。 本来她想悄悄把这批粉条卖掉的,但被黎大忠一气,她就正大光明来摆摊了,谁能把她怎么着? 她可是黎荞的前堂嫂,是黎荞侄子侄女的亲娘! 昨晚连夜悄悄垒了灶,她信心满满的想要大挣一笔,可残酷的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天刚蒙蒙亮时,她把烩菜做好了。 然后她招揽食客,说这是她家里人在红薯作坊做工时拿到的粉条,舍不得吃,所以现在拿出来摆摊。 而且价格比起望月楼,每碗要便宜两文钱。 不少人信了这话,别看平城人靠着粉条致富,但对于乡下的农人而言,如果家里有人被选中进了红薯作坊做工,那他们可以在过年时吃到成本价粉条。 但除此之外,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吃到粉条——望月楼的烩菜太贵,他们舍不得。 至于那些家里没人在红薯作坊做工的人家,能吃到粉条的机会就更少了。 于是,当即就有十多个人要坐下吃饭。 这可把她给乐坏了,哼,她就是要正大光明的违背江知县的命令挣钱! 可谁知道,她刚盛了一碗烩菜,还没来得及端给客人,路过的一个婶子认出了她。 一句韩小雁,立马就把那十多个食客给吓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