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黎荞试探五皇子,本章没有陶竹,纯剧情 厉害了,七皇子-《独宠夫郎》


    第(1/3)页

    钱三交代黎荞的是辰时入宫,  辰时,早上七点。

    黎荞五点半就坐上了牛车,慢悠悠的前往皇宫。

    初四不算是正式上朝,  他到达内城门口时,门口只停着几辆牛车、马车。

    下了牛车,让黎刀随意寻个地儿等着他,然后他步行进了内城。

    入宫,进太极殿,  距离辰时还有一刻钟。

    此时天未大亮,太极殿内点着一圈长烛,  将整个太极殿照的犹如白昼。

    已经有四十多人在殿内等着了。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处,  黎荞粗粗扫了一眼,内阁七位大学士都在,还有几位六部的侍郎,  除此之外,  开朝时盛钧封的六位国公、五位侯爷也在。

    而且,武安侯,  也就是辛知的祖父竟然也在。

    他不由暗自诧异。

    辛知一直说他家每年田地里的出息只有几万两银子,于是他一直以为武安侯府只是一般富裕。

    可现在武安侯竟出现了这里?

    按下诧异,他又去瞧其他人,  还有十多个他不认识的人,  这应该就是盛京财力雄厚的大商人了。

    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也都在。

    打量完毕,  黎荞上前,先是给几位皇子行礼。

    不远处的英国公见状,  暗哼一声,  抬步走了过来。

    他原本是和几位国公站在一处的,  他往这边来,  余下的几位国公对视一眼,全跟了过来。

    等黎荞向几位皇子行过礼,直起腰,这六位国公全站在了他跟前。

    微微一笑,他继续向这六位国公行礼。

    除了英国公,剩下的五位国公与黎荞没什么交集,而且,这五位国公同样年纪大了,早些年就退了,此时身上除了爵位,并无官职。

    就目前而言,在表面上,他们与黎荞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面对着黎荞的行礼,这五人态度很好,都笑呵呵的。

    英国公则是呵了一声,算是回应了黎荞。

    黎荞神色不变,脸上维持着恭敬之色。

    三皇子眼珠子转了转,笑着问黎荞:“黎大人,可曾想好挑选哪一地了么?”

    “回三皇子,下官已经想好了。”黎荞恭声道。

    此言一出,不仅是几位皇子,六位国公,连站在旁边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也看了过来。

    在大盛,内阁大学士兼任六部尚书,在如今的七位大学士中,只有一位是正三品的侍郎,余下的全都是正二品的尚书。

    这七人官职可比黎荞高多了。

    这些人看了过来,再加上几位皇子、国公的视线,所有视线加在一起,带给人的压迫感不是一般大。

    但黎荞神色不变,只是如刚才那般看着三皇子。

    “噢?你选中了哪里?”

    三皇子问。

    五皇子没说话,但他眉头一下子就皱在一起了,不过很快又恢复原样,他面无表情的看着黎荞。

    英国公脸色沉了沉,也没开口。

    礼部尚书严安邦捋了下胡须,笑着问:“小黎大人,何处入了你的眼啊?”

    “回三皇子、严大人的话,下官选的是原河省的微青县。”

    黎荞如实回答。

    “你选了微青县?”

    三皇子一愣,随后登时笑出声来,他一脸幸灾乐祸的看向了五皇子。

    五皇子脸色已经阴沉如水。

    英国公长长呼了口气,背在身后的手已经攥成了拳头。

    严安邦像是没看到这两人的异样,又捋了下胡须,问道:“小黎大人,这大运河上的新码头,比微青县富饶的有好多个呢。”

    “大人说的极是,不过,旁的地方虽富,可就目前而言,下官去不了,所以下官选了微青县。”

    “若微青县能成为大运河的一处码头,那今后南北商人再前往平城购买粉条,会比现在容易的多。”

    “为了下官的父老乡亲考虑,下官便选了微青县。”

    黎荞答的很细致,搬出来的理由,也无可指摘。

    “小黎大人时刻牵挂家乡父老,真是令人钦佩。”

    严安邦笑着赞了一句。

    其他几位大人也都跟着赞了几句。

    还有那几位老国公,也都夸黎荞不忘本。

    但五皇子和英国公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了。

    三皇子看热闹不嫌事大:“黎大人啊,你这话可算是把五弟给得罪完了,他正在求父皇把属于微青县的码头,给挪到大泽府呢。”

    “啊?这……”

    黎荞做出惊讶、无措的模样,他眨了眨眸子,小心翼翼的看着五皇子:“五皇子,下官、下官这……”

    五皇子盯着黎荞的脸,恨不能挥起拳头将这张脸砸烂。

    他不信黎荞此前不知道他想给大运河改道,此时当着众人的面惺惺作态,这番矫揉造作是故意给他添堵啊!

    “你是打定主意,非得挑选微青县了?”他冷声问道。

    “额……”黎荞吞吞吐吐,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五皇子看的心烦,心中的火气蹭蹭蹭往上涨。

    如果大运河真的走微青县,那么大泽府就失去这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大运河的确有不少新建的码头,但是,未来能从小村落小县城发展成府、能成为南北贸易中心的,却是屈指可数。

    大盛建立几十年,盛京之外的地盘,基本上都被勋贵瓜分完毕了。

    随着盛钧打天下的那一批功臣,属于盛京本地的,一个都没有,这批勋贵都是外地人。

    所以,那几处看上去潜力无限的新码头,也被老家是当地的勋贵死死盯住,他若是去抢这几处新码头,那等于是平白得罪人,更关键的是,也不一定能抢的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