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臣惊呆了。 这啥玩意儿? 此前他们已经知晓六皇子的提议,再加上其他皇子未给出有用的建议,是以,他们觉得此局八成是六皇子胜。 可现在黎荞搞出来了一个新玩意儿? 而且用途广泛,不仅能拿来修路,还能拿来建房子? 这…… 朝臣们好奇的在水泥路小道上走来走去,这小道和有缝隙的土坯砖路、青砖路、青石板路比起来,不仅平坦,还浑然一体。 尽管和御花园的景致不搭,但也得赞一句鬼斧神工。 这么一条路,真想象不出竟是人力修筑出来的! 而且用料还简单,竟是草木灰? 除了叹服,还是叹服。 如同四皇子所想的那般,之前黎荞折腾出来的吃食、滑板车等玩具,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 黎荞能官居三品,是走了狗屎运,碰见了盛鸿这位好皇帝。 若是搁前朝,或者是盛钧在位,科举题目规规矩矩,只围绕着四书五经三史三传,那黎荞一个正经读书不过几年的年轻人,如何与其他饱读诗书之人相争? 黎荞能有今日,是靠着盛鸿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皇帝,是靠着投机取巧。 可眼前这一条水泥路小道,众人再也无法说这是投机取巧。 次次都好运,这也是实力的一种啊。 不少人都站到了黎荞身边,包括几位内阁大学士,对他盛赞不已。 盛鸿瞧着这一幕,满意的宣布第一道赞赏圣旨归黎荞所有,还有他给赞赏圣旨新添的功能: 每一道赞赏圣旨,可换一面丹书铁券。 此话一出,朝臣全都惊愕不已。 竟然给黎荞一个外人? 黎荞又不是皇子! 以黎荞的狗屎运而言,万一黎荞次次都胜了拿走了赞赏圣旨,那要选黎荞当太子么? 这比试还有什么意义? 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此局的确是黎荞胜了,可黎荞不是皇子,为避免比赛变得没有意义,可以让黎荞参与,但黎荞不能有排名。 应该将黎荞的成绩剔除,只从几位皇子当中选最优秀的那一个。 这个提议其实有理。 这本就是选太子的比试,黎荞怎么能拿赞赏圣旨? 可以另外给黎荞赏赐,但这赞赏圣旨必须得给皇子。 而且,刚才还对黎荞赞誉有加的人,被赞赏圣旨一刺激,心中已经生出了一些妒忌,丹书铁券诶,这谁不妒忌? 因此,不少朝臣纷纷出言附和,劝盛鸿改变主意。 但盛鸿不言语,只是听众位朝臣发表意见。 黎荞也不说话。 只是站在盛鸿身后。 但六皇子说话了。 “诸位大人,此次比赛虽是为了选太子,但黎大人的表现太过突出,给一道赞赏圣旨也无妨。” “黎大人这样的人才,就该多给几道赞赏圣旨护体。” “至于最终能不能选出太子,自然是能的。因为每一局我们兄弟几个的表现,父皇和大家都看在眼中,到时候父皇和大家自会选最出众的那一位皇子。”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您说的有理。” 户部尚书曹泰卓,黎荞的顶头上司先开了口。 严安邦捋了捋胡须,也道:“说到底,最后挑选太子时,肯定是要将小黎大人排除出去的,既如此,小黎大人拿不拿赞赏圣旨,只与小黎大人一人有关,影响不到最终的大局。” “对,小黎大人不会影响几位皇子,最终是要看几位皇子的表现定太子的。” 刑部尚书王德卫也道。 余下的几位内阁大学士,常常与黎荞一起分拣折子的同僚,也都开口同意六皇子的这一番话。 七位内阁大学士的分量很重,况且他们说的也都在理,而且,被抢了赞赏圣旨的六皇子都赞成盛鸿的决定,若是一些朝臣再反对,那就是自讨没趣了。 大佬们都点了头,这些朝臣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于是,这赞赏圣旨顺利落到了黎荞手中。 还真的就只有一道圣旨,旁的一点赏赐都没有。 下午下班,黎荞捧着赞赏圣旨回家,恭恭敬敬的将其供到了正院里,众人看了一会儿热闹,很快就散了,这又不是家中第一次出现圣旨,不稀奇了。 但陶竹和黎荞两人没走。 陶竹瞧着香案上孤零零的圣旨,忍不住凑到黎荞耳边小声道:“圣上竟是没赏赐点金银、布料什么的吗?” 这话一出,黎荞不由笑了,扭头看着他清亮的水眸,点头道:“没有。” 若不是盛鸿又给这赞赏圣旨添了一项可兑换丹书铁券的功能,那么这道圣旨除了竞选太子,当真是没有任何用途。 “赞赏是欣赏,并没有赏赐的意思。而且,咱们也不缺那点金银布料。” “的确是不缺,我是有点意外。” 陶竹点头,从前盛鸿赏赐人,哪次不是实实在在的给东西了,只有这一次,只有一道圣旨。 但他也只是疑惑了一下,很快就丢到一旁了,这道赞赏圣旨的意义是能兑换丹书铁券! 有了丹书铁券,那等于多了一条命! 安心。 前所未有的安心啊。 “圣上真好,竟然给了咱们这么一个护身符。” “可不是,临时添加上去,目的之一便是保护我这个臣子。” 黎荞是真的有点感动。 当时盛鸿愿意把赞赏圣旨给他已经很出乎他的意料了,结果盛鸿还给这道圣旨又添加了一个功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