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南富饶,有钱人的数量并不输给盛京,不管是哪一府的分店,生意都和盛京一样火爆。 如今皇家点心铺共有八个店,这八个店上个月的收益,达到了八十万之巨。 八十万! 还是一个月! 这一年下来,那就是一千万两,赶得上国库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谁能想到小小吃食能有如此大的收益? 谁能想到! 这大大缓解了他的财政压力。 就比如说现在,灰泥已经通过了时间、暴晒、雨水的考验,但他没急着变现。 尽管城中不少人都想购买灰泥,可目前他并不打算出售。 他想先修官道,修运河。 灰泥若是运用在大运河上,那大运河的质量肯定要提升好几成。 是以,他又夸了黎荞几句,然后便说起了他的打算。 “这运河呢,目前已经修到暨北省了,以朕看,堤岸必须得抹一层灰泥,这样才会牢固。” “之前没有灰泥,现在要多抹一层灰泥,那必定要多耗银子。国库空虚,这多耗的银子,得由那些抢中码头的人家承担。” “这样吧,凡是有码头的人家,明日都到宫里来,朕将灰泥方子卖给这些人,只要他们出了这份银子,今后若是运河所需灰泥超□□也由国库承担。而他们拿了灰泥方子,可以将灰泥用在自家,甭管修多少宅院铺多少路用多少灰泥,朕都不管,随他们折腾。” “但绝对不能出售盈利。” “你看如何?” 黎荞闻言一愣,随后点头:“若是多添一层灰泥,那堤坝肯定更牢固,微臣没有意见。” “那就如此决定了。” 盛鸿满意一笑。 他也不多要,每家出五万两银子,便可将灰泥方子拿走。 五万两银子买一个一劳永逸随意折腾,这价格实在是太划算了。 凡是竞标成功的人家,谁家不是家财万贯? 谁家没有庄子园子? 这种大工程今后肯定要用上灰泥,他现在只出价五万两,他可实在是太宽厚了。 盛鸿自觉宽厚,但黎荞却是觉得盛鸿敛财有道,就这方子,卖五万两? 那这些人家得制作多少水泥才能将这五万两给挣回来啊…… 好在他是水泥的“发明者”,这五万两银子他不需要交。 而其他人家,明白盛鸿这是在给他们下通知,不是在和他们商量,甭管心中如何想,但都痛快交了五万两银子。 靠着水泥,盛鸿轻轻松松给国库入账近百万两银子,这银子挣的比抄家都轻松。 抄家还得大动干戈呢,此次他张张嘴就成了。 盛鸿挣钱从未如此迅猛轻松过,他心情一好,大手一挥,又赏给黎荞一个庄子。 这庄子挺大的,足足有一百亩,但距离盛京有点远,在京城的正北七十里处,但都是一等田。 这个庄子原本是彭家的,彭家完蛋之后收归国库,如今上面栽种的是红薯和玉米。 马上就是秋收,这一百亩红薯和玉米自然归了黎荞。 突然得了一百亩田地,黎荞很平静,身为家有万亩田地的大地主,这一百亩田地已经无法在他心中掀起波澜了。 但他回到家后,在饭桌上和家人说起此事,黎粮和王桂花、黎菽、郑屠户等人都开心坏了。 盛京的百亩一等田,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小荞啊,你和竹哥儿的确挺难的,这盛京的家业一点儿都不比平城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