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新型登陆舰-《外星工业霸王龙》
            
            
            
                
    第(2/3)页
    德国电锯42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也是被人嘲笑丑陋寒酸的。
    但是后来的实战证明,它是二战最优秀的机枪。也是没有之一。
    谁知道大功率的激光炮会不会大放异彩呢?
    第一项试验:切割钢板。
    普通的钢板。
    厚度100毫米。
    “嗤!”
    “嗤!”
    激光束射出。
    厚厚的钢板被轻松的切开。
    切口非常的平整。一点毛刺都没有。用手摸……开玩笑呢!用手摸!
    被激光割开的切口。。温度至少500度以上。
    伸手去摸?不要命了……
    更换200毫米的普通钢板。
    “嗤!”
    “嗤!”
    激光束射出。
    钢板再次被切开。切口总体平整。
    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其实是有一些细微的毛刺。冷却下来以后,用手能够摸到。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说明激光束的功率已经不足了。
    出现毛刺。。是切割的速度不够快。好像是拉锯一样。才会有毛刺的。
    更换300毫米钢板。
    “嗤!”
    “嗤!”
    激光束再次射出。
    厚厚的钢板也是被成功的切割开来。
    但是,冷却以后,能够发现毛刺的数量更多。也是更加的明显。肉眼就能观察得到。
    更换500毫米的钢板。
    “嗤!”
    “嗤!”
    激光束射出。
    厚厚的钢板成功的被切割。
    不过,它不是瞬间被切开的。中间有一个轻微的停顿。
    这充分的说明,激光束已经是强弩之末。它无法在瞬间切开500毫米厚的钢板。
    至于毛刺什么的,那就更加的明显了。切口也有轻微错位。
    钢板自身是有重力感应的。会出现位移。
    切割速度不够快,钢板一旦位移,切口就无法保持平整了。
    继续测试。
    更换750毫米厚的普通钢板。
    这一次,停滞的时间更长了。
    说明激光束的能量,已经是严重不足了。力有不逮啊。
    怎么办?
    将光束直径缩小。
    果然,将光束缩小以后,切割能力的确是有所上升。
    不过,光束越小,意味着破坏力越小。
    当然,具体的操作,还要看实际的使用环境。万一有奇迹出现呢?
    事实上,王步安对激光炮的兴趣真的不大。
    主要是目前的功率不够。勉强使用的,感觉也是受到诸多的掣肘。
    还不如等未来功率足够强大了,再来研究也不晚。
    建议?
    当然是有的。
    毕竟是有着100级的科技知识嘛!
    迅速的将一个大号的u盘拿出来。
    里面总共有30g的资料。都是关于激光炮的。
    至于那些用得上,那些用不上,就得看相关的技术人员自己的分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