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还有两坛三十年的女儿红,陈酿仙醴(音yǒu),还没开封,喷香的酒气就把孙继宗哥几个乐得眉开眼笑。 看到下人又托上来的百两金子,孙愚撩袍就欲和几个儿子一道叩谢,“这节礼也太厚了,下官谢皇太孙殿下赏赐。” 没等他跪下去,朱瞻基就托住了他,“岳父大人,今个咱们只叙家礼,不论国礼。” 扶着他坐下来,言笑晏晏。 男人们在外堂闲谈时,孙清扬已经被母亲董氏在内宅里上上下打量了好几遍,看也看不够地搂在怀里。 这是孙清扬幼年时都没有过的待遇。 “那天发生的事情,为娘听说后,真后悔当初没有强把你带走,要是不把你嫁给皇太孙,就不会有这么些事了。不,当初为娘就不该同意你父亲让彭城伯夫人带你进宫。”从前女儿在身边时,董氏还能按着自己所思所想,为把女儿锻炼的坚强、冷静,表现的克制、冷淡,这些年聚少离多,每每见面,总觉得对女儿千依百顺都不够,早把自己那些个望儿女成材的想法丢得干净,一家人能够守在一起,成了她最大的愿望,最直接的快乐。 孙清扬笑嘻嘻地安慰她,“娘,您不是说了嘛,吉人自有天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您看谁家的嫔妾有这规格?要不是那天的事情,殿下和我也不会给家里来送节礼,咱们还见不着呢,可见这古人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点也不假,你女儿是个有福的,您就不用担心啦。” 董氏叹口气,她也就是那么想罢了,皇亲贵族看上的人、物,要是不给,就是灭顶之灾,她虽说用毒天下无双,却一样不敢惹上官家,当年还只是小小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就整得他们流离失所,奔走他乡,直到自己和纪纲当面交手,趁他不备下了毒才令家里得了几年的平安,要是惹怒了皇亲国戚,还不知道是什么后果。当初让孙清扬随彭城伯夫人进宫,也是一家人不眠不休,商量出的结果,唯有女儿进宫,才能保得长长久久的安泰。 也因为女儿做的牺牲,董氏对她更加愧疚,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保住家人,把女儿送进了宫,原以为天家富贵,顶多也就是远离家乡亲人的寂寞,不会出什么大差子,不曾想,女儿竟然遇上那么些个波折,还险些丧命。虽然这些都是她在江湖在内宅的见识里不可能预知到的,但一想到正是因为自己当初松口,没有强留下女儿,造成而今骑虎难下的局面,她就觉得难辞其咎。 宫里的那些个弯弯绕绕,根本就不是她们普通老百姓能够应付的,女儿再聪慧,再能干,也对付不了那些个外忧内患;她把女儿教得再坚强,再冷静,也斗不过那些个刀枪棍棒。 搂着孙清扬,董氏后悔的要命。 松开女儿,她从一个匣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个小瓷瓶,递给孙清扬,“这是娘新制的丸药,下回再遇到这样的危险,有人靠近你,你拿一颗在手里扔过去,在你三米内的人畜都会死得干净。先前娘已经给你服过百毒不侵的丹药,对你自己没有妨害的。” 孙清扬没有接,惊讶地说:“怪不得上回在宫里给纪纲在酒里下断肠散,我自己一点事都没有,本想着要问问您的,后来一忙又没机会见您就忘了,搞了半天是因为当日娘给我吃了避毒丸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