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客来茶当酒 上-《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第(2/3)页
看着珠馥的背影,单嬷嬷笑着摇头,“太子妃您是太宠她们了,这有什么东西,还成伙惦记上了。”
“如果一天只是吃好喝好就能满足,何尝不是快乐啊!”
听见太子妃的感叹,单嬷嬷却正色道:“旧日里,奴婢曾听先皇后和您说,在其位谋其政,一个人享有多大的富贵,就要担多大的责任,不可因一己之私枉顾国本、民意。时嬷嬷那件事,早晚太子殿下都会明白您的苦衷,您何必在意那些一时得志的小人呢?现如今,如何度过难关才是最重要的。”
听到单嬷嬷说起仁孝皇后旧日告诫,太子妃精神有所振作,“嬷嬷你不知道,至今我仍然庆幸藿医女当日让给大郡主喂的水中加了安神药草,要是当时她醒了看见那血淋淋的场面,真比捅我一刀还难受。那一日确是时嬷嬷自己背主寻死,怨不得他人,我根本不必为此忧心。就像你所说的,我不该因为私欲和太子去怄那闲气,眼看这平静的日子又起了波澜,得打起精神应付,度过眼下这难关才是。”
太子妃所说的波澜,是礼部尚书胡潆奉帝命六月巡视江浙诸郡,却在京师滞留不走,东宫辅臣翰林学士杨士奇等人催他尽快起程时,胡潆竟然以他要治办军士的冬衣搪塞继续逗留,东宫辅臣们生出疑心,查探之下才知道,永乐帝四月去了京都后,在太子朱高炽留京师监国期间,汉王高煦、赵王高燧及其党羽屡屡上诏进言,诬陷太子擅赦罪人,引起了皇上对太子的疑心,因此密令胡潆到京师后多留数日,以查访太子的德行。
这个消息一时间引得监国之臣朝夕自危,如今府里又发生时嬷嬷之事,如果不是认定汉王不会直接冲着自己下手,太子妃简直怀疑这一环环都是扣好的,根本就是汉王、赵王同谋设下的局。
不会是汉王,那就应该是赵王,也许他当年救下时嬷嬷并不是为了用于今年,但肯定是想达到父皇对太子厌弃的目的,如果她这会儿再和太子生出嫌隙,不免就让人有了可趁之机。
只是,一想到还在太子是燕王世子时,汉王、赵王就盯着他,在他跟前埋下那么些暗手,太子妃就觉得疲惫,这千年防贼何其辛苦,只要稍有懈怠,就会被人逮住痛脚猛力打击,这一次躲过了,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可偏太子和她都念着骨肉亲情,只是防御,始终下不了狠手,连前年汉王险些被废庶人那样的良机,也还是帮着求情。当然,那也许是父皇试探太子的,太子真要狠下了心,遭到厌弃的就会是他了,太子最好的地方就是谦恭友孝,有父皇那样的偏心,他们就只能防不能攻。
“奴婢觉得,这事您还是应该和太子商量,别让爷掉以轻心。”单嬷嬷从壶里沏了一盅茶递给回到堂屋太师椅上坐下的太子妃。
太子妃苦笑,“你也看到了,这些天他不但不到我院里来,就是我使人去请,也没有个回音,我连话都和他说不着,如何商量?”
她轻轻啜了一口茶,只一口就觉得齿颊生香,一股乐意自心腹间油然而生。“真是好茶。”太子妃舒适地眯了眼,心情愉悦了许多。
这会儿,她万不能和太子因小失大,不管她是时嬷嬷也好,米紫嫣也罢,都算不了什么,岂能因为一两个女人毁了东宫多年经营,对于帝王的基业而言,情爱从来就是小事,将来能够站在那儿,和太子比肩的,只会是自己,又何苦去在意他心里曾经有过谁,现在喜欢谁。
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太子妃转念至此,眉宇开朗了许多。
她的神情变化落到单嬷嬷的眼里,她笑着说:“难道这茶还真有齐司馔所说的功效,能够令人忘忧嘛?奴婢见您的神情,像是开怀了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