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句引醒禅师 下-《仁宣盛世之孝恭皇后》


    第(2/3)页

    “顺带着查一查郭良娣。”朱瞻基思忖片刻又说:“上一回构陷孙贵嫔与杜子衡有私,她也在场,这未免太巧,她从那儿得来到的消息,是谁要她这么做,一一都查清了。这两件事的背后,恐怕不那么简单。孙贵嫔和她没有直接冲突,也不存在争利之事,她为何会一次次陷害于孙贵嫔?在我的印象中,郭良娣一直是比较谨小慎微的,生下十弟之后,虽然和母妃还有李良娣一般有了三个儿子,腰杆比从前挺得直,却也不至于如此张扬,竟然是什么让她箭拔弩张直接和孙贵嫔冲突?这里面的古怪,让朱雀留意。”

    玄武这才醒过神,原来朱瞻基是因这事思虑长远,见微知着,立刻听命出去将消息传给了朱雀。

    回到东宫,朱瞻基以为他见到孙清扬,会听到一番哭诉委屈,或许申辩清白之类的说辞。结果他制止了丫鬟们的通传,进到菡萏院的正屋后,孙清扬正歪在罗汉榻的大迎枕上看书,一见他就笑嘻嘻地把手里的书卷一合,下了地上前施礼,“还以为殿下查那事会晚一些才能回来呢。”

    看到她的笑容,朱瞻基觉得心情好了很多,“怎么倒没见你有半点沮丧的样子?也不怕我怀疑你?”

    孙清扬拉起他的手,仍然笑盈盈地,“朱哥哥若是不信我,就不会再进这院了,再一个,你我的情份,要当不起这么点事,岂不枉你当日所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吗?”

    朱瞻基挨着她坐在榻上,顺手翻了翻她搁在小几上的书,是本宋代的话本《错斩崔宁》。

    孙清扬注意到了朱瞻基的眼神,笑着问道,“朱哥哥也看过这本书吗?”

    “嗯,早年翻过。”朱瞻基说,“里头的词写得挺好,我还记得有年母妃生辰时,不知是谁点了这出戏,那演的个好啊,害得一干女眷哭得肝肠寸断。从这出戏我明白了,有些戏言是不能胡说的,不然白白枉送了性命。而且,这世间确有些事是巧合,不能光凭一时的情况论断,否则,真是会有许多的冤案。”

    《错斩崔宁》讲的是一个名叫刘贵的人,从丈人处借来十五贯钱,却与自己妾陈二姐开玩笑说那钱是因为家贫,将她典卖于他人得来的,陈二姐伤心难过之余,在当天晚上借宿邻家,说相公无端卖了她,要回家里告知爹娘。不巧,当天夜里,刘贵身上的钱被人偷走,他与贼人抢夺钱银时被杀。

    而陈二姐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后生崔宁,二人结伴同行,被赶来的邻居捉拿送官。恰巧,崔宁身上正好有十五贯钱,于是被官府屈打成招,两人被处以斩刑。其后,机缘巧合,刘贵大娘子被山大王掳到山上,得知偷十五贯钱并杀死刘贵的正是这个山大王。刘娘子告官后,将山大王处斩。

    “这个事情,不光是官府断案草率,刘贵口出戏言,那陈二姐与崔宁也有些过错的。要是陈二姐当夜出门时,把门栓上,贼人不会偷进屋去,也不会夺财害命。那崔宁路遇陈二姐,见她长得好,上前搭讪,要不是见色起意,也不会惹出这段无妄之灾了。”

    朱瞻基听了问,“有这么一段吗?我只记得他是怜贫惜弱,那不是大丈夫应做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