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要宽仁大度,她一直忍着不动齐承徽,他就满足她的那点点私心,给她一个痛快的机会。 当然了,齐承徽争宠到动脑筋到公主的头上,令他失去两个女儿,虽无证据,他也不想再留那蛇蝎女人在身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患难与共多年,只要他有,只要她要,他愿意倾大明之物力,讨皇后之欢心。 只是,皇后不该犯忌,不该帮着太子把手伸得那般长,竟然干涉到他外廷的事情上。 或许皇后所说,郭氏心怀不轨,是有一些可能,毕竟,那么大的家族里,保不齐有人想得到更多,妄自揣测贵妃之意。但丹宜确是不知情的,就像丹宜说的,她的几个儿子,排行是最末的三位,怎么都轮不到他们上位,她为什么要对太子不利,那么做,岂不是为别人做嫁衣吗? 说不定,也有可能是皇后与太子贼喊捉贼,碰巧死了个胎儿,就拿这事大做些起文章来。 太子借此,帮他的母后铲除异己,皇后借此,巩固太子在朝中的位置。 他想安慰皇后几句,或者是警告几句,可话到临头,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他揉了揉因为久坐困倦的膝头,重重地叹了口气,起身往外走,扔下一句,“朕还有事,皇后你早些歇着吧。” 次日,洪熙帝派人,将无数珍宝奇玩赏赐到了坤宁宫。 再次日,洪熙帝下旨,戒谕皇太子朱瞻基,遇事不可擅做主张,时刻谨守为人臣子的本份。 洪熙元年正月二十一日,洪熙帝朱高炽谕礼部尚书吕震:朝臣在任久,今皆令其还乡展省。有得诰敕者足为家乡之荣,还乡展省皆由朝廷赐予道里等费,第一个还乡展省的,就是武定侯郭玹,按令赐五千贯道里等费,衣锦还乡,一时风头无两。 正月二十八日,洪熙帝诏广西右布使周翰、广西按察使胡概、福建太参政叶春等巡行应天、镇江、常州、苏州等地,察民利病。上谕道:我君临天下,夙夜以康济为心。而南方诸郡,灾害频仍。但民众地远,情难上通。特命你们巡行其地,察民安否?何弊当去,何利当兴,审求其故,具实以闻。你们必公必勤,勿徒苟应故事,以负我忧悯元元之意。 一时间,皇上仁政爱民之声名,传诸各地。 镇守边塞将领,曾多佩将军印,而系皇帝特命,称“挂印将军”。二月初一日,洪熙帝颁制谕及将军印于边将:镇守云南的称征南将军,两广称征蛮将军,辽东称征虏前将军,大同称征西前将军,宣府的称镇朔将军,甘肃称平羌将军,宁夏称征西将军。为防御北边,又于同月初四,命礼部铸征虏大将军印。二月二十四日,铸镇朔大将军印。 同时,命令有旧授制谕者封交朝廷,借此将亲近太子朱瞻基的将军尽数换了个干净。 二月初八,洪熙帝命于去年自西洋回国的太监郑和率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于内则与王景弘、朱卜花、唐观保协同管事;遇外有事同襄城伯李隆、驸马都尉沐昕商议,然后施行,自此,开始将太子朱瞻基的东宫之权,逐步分化、残食。 四月初七日,洪熙帝再次戒谕皇太子朱瞻基,道:惟祖与孙、父与子,亲爱天下无加。而唯明所以长保富贵寿康之道以期之,圣人之心。你是我的长子。我皇考鞠育提训,随事示之。永乐甲辰春亲征北虏,车驾将发,子孙皆在,顾你告我:古之令主,盘盂剑几,皆有警铭。人主之道,莫大中正。我欲以“人主中正”四字制宝,师还授你当勉,不幸宾天。你今为皇太子,谨制授你。当敬其内以慎其外,隆古帝王传授尽此。 人主中正。朱瞻基想到父皇的戒谕,这是在警告他,不要以皇爷爷时的功绩,忘记了自己为人子,为人臣的本份,做为人主,须得不偏不倚,纯正不能有结党营私之心。人主之道,莫大中正,敬其内慎其外,父皇这是在告诫他,不要行事张狂,意图有不轨之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