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就业观-《随身山河图》
第(2/3)页
“他们怎么知道人家那儿到底有多少只鸭的毛?毕竟大的鸭子跟小的鸭子量是不一样的。”有游客就疑问道。
“呵呵!这不难看出来。虽然量是不一样的,但每个鸭子的毛都是有结构比例的。就拿这种大羽毛来说,每个鸭子身上的数量都是差不多的,大小之分而已。说到底,也就是看过了就自然知道了。”垃圾佬对大家笑道。他们收垃圾的,一看就能看出。里面是几个鸭子的鸭毛。那些垃圾。一上手,就基本上说出重量来。
听到这话,大家心里不由想起卖油翁起来。这个垃圾佬,跟以前书本上的卖油翁,是何尝的相似?跟卖油翁一样:无他,唯手熟尔!人家这是:无他,唯眼熟尔!
“我现在是终于知道,为什么都说民间出高手了!”一个游客佩服道,其他人一时点头应是。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
“所以说呀!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也就是熟能成巧的道理。”杨老等老人家趁机对在场的年轻人教育道。
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
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
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
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这也可谓:“无他,唯手熟尔。”若是他们把这些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为四个现代化也如此钻研,那结果该是如何呢?
在场的人全都一副受教的摸样,但是是不是很得受教了,领悟了,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