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大捷-《大唐富家翁》


    第(2/3)页

    “竟然是郭知运的儿子,难怪乎!如此英勇,虎父无犬子!”秦轩说道。

    郭知运可是唐朝顶顶有名的大将军。郭知运的功劳可是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出来的。

    “谁说不是呢,当年郭知运将军战突厥,打吐蕃,何等的英勇,一生辉煌,少时从军,老时卒于军中,一世英名,名留千古”赵明毅感叹道。

    在古代,如果不是生于官宦之家,又不是文人,只有从军搏取功名,许多的英灵都在战争中埋骨他乡。

    一般的人没有什么靠山,只有在战争中拼命搏杀,一刀一枪,一路鲜血的拼命杀过来,不死的,就慢慢升迁,也可以说是一将成名万骨枯。

    冷兵器时代,战争是残忍的,面对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裸的搏杀,军功都是沾满了鲜血。

    现在的唐朝,最艰苦的兵就是边军,边境上时常有战斗,大唐的军队,现在也以边军最为彪悍,也应该是最能战斗的部队,好的士兵是从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一路上,许多的人都往天津桥赶去,去看契丹王的首级,虽然是冬天,但人们的热情不减。

    唐朝目前人们还是比较尚武,不像后来从宋朝开始重文轻武,不过从安史之乱可以看出。

    安史之乱开始后,很多地方军队连抵抗都没有,叫安禄山的大军一路夺关斩将,将各地的军队打的大败,这也是和平时代武备废弛的结果。

    “静远不去看看?这样的大捷好多年没有见到了,连契丹王都给杀了,平定契丹,那不是指日可待了”赵明毅说道。

    “你们都想去看吗?,紫妤、张斌、子义想看的话,咱们就去看看吧”秦轩说道。

    其实秦轩对这些没有什么兴趣,只是不想打扰大家的兴趣,其实看看也可以激起张斌、子义的热血,感受下那种气氛。

    毕竟战争对于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是很遥远的事,虽然现在的唐朝边境时有小的战争爆发,但都是小争端,没有那种全民参与的大型战争,人们只有从这些捷报中能感受下战争的残酷。

    朝廷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彰显大唐的威望,二是能激起民众的热血,让国人更加的团结。当人们被安逸的生活陶醉时,这个无疑是最好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这时的天津桥可谓是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人头一片,想要过天津桥都的走好一会。

    远远的可以看到两个人头挂在天津桥南边的洛水河边,河边竖立着两个五米高的木桩,贼首就挂在上面,黑鸦鸦的人群都在朝着那个方向拥挤而去,秦轩一行人只能远远的看。

    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激动,对着那两个人头指指点点,还有些激动的大叫“杀的好,幽州将士们是好样的”,甚至有的百姓还朝贼首吐口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