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磨枪-《巫咒独尊》
第(2/3)页
巫马夕今天上午的工作,便是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甩编方案。
甩编,对于现在的境修界来说,是一个基本没有涉猎过的课题巫马夕将台隐的藏书全部翻了一遍,也没找到任何有关甩编的资料。但是有着夏夜萤语中成功的甩编经历,巫马夕相信这一种编织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只是由于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在甩编过程中究竟会对外产生什么样的波动和牵引,这是一个未知数。
甩编方案的制定,对于巫马夕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纵使有过一次路线制定的经历,却仍然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好在随着意境原理学的进步,巫马夕在甩编路线的选择方面,又多了几分借鉴,至少在意枝探出去的过程之中,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只是在后续的那一甩,由于不知道具体规律如何,巫马夕也只能凭着感觉来了。
一个上午,他已经制定了九条比较合理的甩编路线,这九条线路在前半段应该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后半段那一甩,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根据上次甩编的感觉,巫马夕从其中挑出了三条甩编路线,这三条路线与上次路线的感觉最为相近,虽然把握仍然不大,但这已经是巫马夕现阶段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方案定下以后,巫马夕便暂时将夏夜萤语放到一边,开始了意境编织练习,经过那一天的灵感暴发和这几天的刻苦练习,几个意境的编织速度又有了少许进步,小封神术已经接近了一秒,心血狂cháo达到零点八秒,旋锥更是直接进入了半秒以内。
不过这段时间的突进也就到此为止了,那天晚上的感觉,能够被抓住的已经全部被抓住了,没有被抓住的也已经全部记忆模糊了。所以,对于那天晚上的恩赐,能得到的只有这么多了。接下来的进步,就要靠着常年累月的努力练习,一点一点地来抠了。
巫马夕现在正在做着小封神术的练习。
意枝明明有着超越闪电的速度,但是由于意识的差距,意枝的速度却始终奔放不起来。每一处的转折,都需要极短时间的路线选择,而且十二根意枝的进度还必须相互配合,综合下来,速度便慢到了一定程度,整个意境编织下来,一秒以上。
巫马夕现在做的,就是在每一个转折和结构上边抠时间,让意枝能够反shèxìng地进入预定的轨道,习惯xìng地走在预定节奏,将编织的时间降到最低。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熟悉的结构,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这是在境修生涯之中无法避免的练习。在到达瓶颈以后,往往是长年累月的练习都无法换来任何一丝的进步。许多境修在练习中会逐渐懈怠,每天的练习也会变得例行公事一般。
著名意境大家,白象境院的中兴之祖戈轩明曾说:编织练习之中,最忌讳的便是漫不经心,形成习惯之后,很容易扼杀一个境修的潜力。
巫马夕谨记这条教诲,聚jīng会神,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结构中的每一个变化与转折。各种弧度与角度的处理都力求完美,各条意枝的节奏配合必须踩在最准确的节点,不允许有任何一点误差。同是,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之下,尽一切可能提高意枝的运行速度,不放过编织过程中任何一微秒的时间浪费。
这所有的努力,也许换不来一丝丝的成绩进步,但是巫马夕并不会轻易放弃,进步来自于积累,也许在某一天回头看,便能够突然感觉到自己已经提高了那么一微秒。这就是进步,任何意境想要瞬编,都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小进步累积起来的。
在练习赶尸咒的过程之中,巫马夕曾经经过三年的时间毫无懈怠的苦练,才将编织速度从零点六秒提升到零点五秒,就是这零点一秒的差距,在编织的时候短得都感觉不出来,却花费了巫马夕一丝不苛的三年。
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练习态度,所以巫马夕才能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借着练习过程中的几次灵感暴发,将赶尸咒的编织时间一路提升到零点二秒以内。若是没有这种持久认真的练习态度,也许在零点六秒的时候,巫马夕便已经寸不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