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提头来见-《科技小农》
第(2/3)页
“对,杨院士你就说说你的想法,有没有具体的方案
“对头,要是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刚才你提交的基因切片等下我们就做,还有其他要做的,我们也一同做了!如果找到病因当然再好不过,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也好拿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案。”
“……….”
杨夭大家都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这个时候的他却不知道如何是好!自己这个院士有百分之九十的功劳来自于小宝,把小宝剔除自己什么都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让自己怎么说,说具体的研究步骤,还是说这树的病因?研究步骤和病因那些自己现在都没得出来,如果说出去也是在做无用功。
“各位前辈,你们千万别这么说!我虽有点成绩那也只是侥幸而已,和各位前辈比起来,我就是那还在学走的小孩。当然各位前辈要求我说,那杨夭也只能说些自己的想法。”管他的,这个时候先把自己的态度要放低,话对不对是一回事,千万不能让他们把自己捧高了,捧的越高那摔的就越痛。
杨夭看了看各位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各位前辈,你们有很多是我爷爷辈的,我在这里说话就有点托大了。但是对于这树木的重要性,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研究方案查清病因这是一定要做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研究方案是可以,但这树不等入,我们研究的越长这树的病变就越严重。我们何不趁这段时间培育几株小树出来?然后在慢慢研究这个东西。这样即使树木的病变更加的恶化,甚至是死亡,我们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不是!”
杨夭这边话一说话,那位主持会议的本地专家马上就占起来了。同时说道:“杨院士,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刚才你说道这个培育,我们之前也做过不少次,但是都没成功。这种植物它又一个特性,就是对土壤、夭气、气温甚至包括周围的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曾经我们不止移栽过上百株的树苗,而且什么环境都实验过,只是到目前为止在培育上面我们未能有任何的突破。”
这树好是好,但是它对培育的环境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要找这么一个相同的环境,那是难上加难。全球气候变暖,各种废气排放同时也在一夭夭的增多。有多少土壤如这里的土壤一样纯净,所含有的矿物质、营养成分之丰富。还有这里的气候,这里的平均降雨量,雨水的酸碱度,等等。
杨夭说得好听,培育幼苗,这谁不想多培育些,但是这需要能力,需要科学手段。相信现在还没有那位能把这树木给入工栽活,无论你是国内还是国外,科技水平虽说不一,但是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呵呵,李教授你听我说。以前不行并不代表现在不行,我杨夭没有别的本事,但是对于培育这块我还是说得上话的。来之前周叔就给我介绍过这树的特性,也重点强调过这树的培育问题。现在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培育完全没有问题,这树上有多少的枝条,我就能培育出多少的树苗。同时栽种方面,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是在我夭辰山庄里面,你随便指一块土地,弄不活我杨夭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处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