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将在外-《神皇纪元》


    第(3/3)页

    萧云鹤几乎就要当场发作。好在一旁武元衡轻轻递给他一个眼神,萧云鹤才勉强按捺了下来,接了圣旨。窦文场看到汉王脸色不善,心里一阵惶然,什么底气都没了。他一路来可是对西川这一带的情况看在了眼里。现在西川这地方,可不比皇城里。就算他窦文场是皇帝跟前最得宠的宦官,到了这里连什么也不是。一个守城的小卒也不会将他放在眼里。假如惹怒了汉王……

    所以,窦文场像个孙子那样小心谨慎。

    萧云鹤也没有怎么为难这个跑腿的家伙,轻描淡写的说道:“窦大人远来传旨辛苦。就请在成都府小住几日,休息一下。”

    窦文场一见汉王并没有发作,顿时满心欢喜的谢恩:“多谢汉王!多谢汉王!”

    传旨车驾调转了马头,重新往成都府而去。萧云鹤暗中叮嘱那个来传信的快使,让他回告韦皋,务必将窦文场一行人留下来。好吃好喝好脸色地供着,不妨再塞点好处给他们。

    韦皋是个聪明人。应付官场上的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有差错。

    看着窦文场一行人的车驾消失在前方转角地山路边,萧云鹤和武元衡同时吁叹了一口气。

    武元衡摇了摇头道:“无奈。实在是无奈。”

    萧云鹤沉默不语,眉头紧锁看着前方。

    武元衡看了看他的脸色,心中略有些惊悸:“汉王,你……”

    萧云鹤眉角一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武元衡愕然地一惊:“这!……”

    “伯苍。你想一想。”萧云鹤有些愤然的说道,“很明显,这是赤松德赞地奸计。他一面向大齐朝廷请和,一面在大肆调集兵马,准备军事行动。如果我们真的应了皇帝了圣旨与吐蕃和盟。送回俘虏与马匹……简直就是给敌人滋涨力量,将自己把火坑里推。而且,这其中肯定还有猫腻。皇帝对我深深忌惮,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这一次地西川大战,让我出尽了风头。他怎么可能坐得住?要是再不对我加以管制任由我自由发挥,说不定事态就会脱离他的掌控。他这个当皇帝的,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坐稳自己的位子。可没有见到我们边疆这些人,是一个什么情况。”

    武元衡也皱了皱眉头,说道:“那大人地意思是……仍然坚持发兵?”

    “对!”萧云鹤沉哼了一声,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到时候皇帝要降罪,就任由他降罪吧。我绝不能坐视赤松德赞的阴谋得逞。另外。我让韦皋将窦文场一行人留住,到时或许也能找到一些托辞来搪塞一时。假如皇帝真的要跟我翻脸,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借口。到时候我给彼此留个台阶,他愿意下就下,不愿意……”

    武元衡精神一震:“如何?”

    萧云鹤眼神中露出一股杀气:“到时再说吧!先回维州。出兵!”他心中暗自恨道:老头,我已经对你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与耐心了。别逼我!

    武元衡跟着萧云鹤调转了马头。一齐朝维州奔去。他心中免不得一阵忐忑不安:终于到了这一刻么?

    二人回了维州城。数万将士仍然在这里待命。萧云鹤将圣旨地事情隐晦不提,重点大军悍然出征了!

    一万飞龙骑与四万联军,在乌蒙山北麓分了手。马勋与异牟寻大张旗鼓朝北方挺进,萧云鹤等人则是在徐战的带领之下,专挑小路静路隐伏疾行。

    两日以后。叠州城中。

    赤松德赞有些慵懒的靠坐在卧榻上翻看着一本书,斜眼瞟了一下站在一旁地尚结赞,心中免不得暗笑了几声。尚结赞脸上的马鞭抽痕,依然那么清楚。

    “尚结赞,有鄂陵湖来的消息么?”赤松德赞知道,虽然自己有一百个理由要杀了这个成事不足出馊主意的大相,但最好还是继续任用他。一来尚族是吐蕃最有势力的门阀,二来尚结赞也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也不能全怪他。

    尚结赞低眉顺目十分的小心:“赞普,刚刚接到那边的快使送来消息。六万兵马与三十万石粮草,在明后两天就可以完全整备完毕,一起运到叠州来。”

    “很好。”赤松德赞摸了摸小胡子,有些恨恨的说道,“这一次,我一定要一血前耻,狠狠地教训一下萧云鹤那个混尚结赞心中一阵惊颤,心中就回想起那一场大败后被赤松德赞抽鞭子的情景。

    “去国都办事的人,有消息回来了吗?”赤松德赞又问。

    “有。”尚结赞急忙说道,“老臣刚刚就准备将此事回报给赞普的。去国都办事的人昨夜刚刚回来。他们说,大齐地皇帝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请和,并给萧云鹤、李晟、楚彦等人发出了圣旨。让他们归还俘虏与马匹,与我修好。”

    “呵呵,老头啊老头,果然是我吐蕃地福星。”赤松德赞蔑然的笑了起来,“有他帮忙,我何愁灭不了萧云鹤小儿!李晟他们居然还敢孤军深入来袭我羌水流域,看样子是想给西川打援。结果被我早就安顿在那里的三万大军死死挡在,寸步难进。再过一阵子,我大非川调集的四万大军就要主动出击,去收复会、原、渭三州。到时首尾难相顾,我看他李晟等人怎么办。”

    尚结赞十足谄媚的笑了起来:“赞普高明!”

    赤松德赞意味深长的笑了一笑,说道:“还是我的大相计谋高明哪!要不是你想出那个釜底抽薪的妙计,我现在的处境一定堪忧。李晟与萧云鹤两路大军来夹攻羌水,我本该是捉襟见肘才对。他们怎么会想到,我早已安排下数十万援军从国都出发,哈哈!”

    尚结赞也跟着一起嘿嘿的得意起来。

    赤松德赞脸色突然一变提高了声音:“饶是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萧云鹤是个非常之人,说不定就会有什么非常的举动。这一次,可不能再出现任何的差错了!”

    尚结赞楚彦然的一惊:“是!”

    羌水以北的唐军营寨里,李晟眉头紧锁。一旁楚彦也正有些郁闷的说道:“连日战之不胜,后方又传来哨警。眼下居然又收到这样的圣旨!”

    李怀光大声咆哮:“老蒜头,你倒是说句话啊!这都要急死人了!”

    李晟看了他们二人一眼,恨恨的挥了一下拳头,重叹了一口气:“哎!!!”

    深夜,紫山北麓。

    一处矮林中,萧云鹤等人正在蛰伏待机。

    其实,他们已经在这里埋伏了近一天一夜了。上了高原,可不比在平地。萧云鹤特意将部队埋伏在这里,让所有人适应一下高原。许多人都感觉呼吸不畅,头晕耳鸣。经过了一天多的时间适应调理,情况总算是有些好转。好在对于这一切都有所准备。徐战与史敬奉,都反复的向他提过这个问题。所以,在挑选将士的时候,都是选的身强体壮、最好是能适应高原作战的。马匹,也大多选用的从吐蕃劫来的。

    连萧云鹤自己,也有一点头昏、胸闷的感觉。现在正值春季,天气又还有些寒冷。他的手、脸都冻出了紫色。在吐蕃生活多年的徐战,自然能够轻易的适应这种状况。而且,他很早就建议汉王,让每个参加奇袭的飞龙骑将士,连日服用红景天、茯苓、黄芪熬制的汤药,以缓解高原反应。这些物资,在剿获的战利品中比较容易找到。也多亏了徐战的这些建议,大部分飞龙骑将士们总算是勉强的适应了过来。

    黑夜之中,几名小卒快步的朝这边跑来。萧云鹤和徐战连忙上去问话:“打探清楚了吗?”

    “打探清楚了!”小卒喘着粗气,有些艰难的说道,“鄂陵湖那里,真的有大批的毡帐,连绵二十多里。”另外两个小卒,还忍不住趴到一边就呕吐起来。看来高原反应还挺厉害。

    徐战连连皱着眉头,说道:“大人。看来我们的士兵……还有许多一时无法适应高原。我们转战了四百多里,深入这片高原地带,本来就极为疲劳了。如果又不能适应高原,根本就无法奋力的冲杀。这可就有点棘手了。”

    萧云鹤的表情也有些严峻,说道:“当初我就料想过这一层了。尽量挑选的强壮的士兵。没有想到,还是有一部份人难以适应。说实话。真的有点够呛。我的身体算好地了,这两天也有点气短、胸闷。先不说这个了,你把鄂陵湖的地形说给我听听。”

    “是。”徐战说道,“扎陵湖和鄂陵湖,又称为柏海。黄河从卡日曲和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流到了这里,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在扎陵湖中经过回旋喘息之后,从湖东南的草滩上散乱地流出,中间又经过一条长约四十里,宽约三百多步的黄河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吐蕃兵马。就习惯驻扎在水草比较丰美的鄂陵湖西北,也就是与扎陵湖交界的那一处地方。那里地势比较平坦,也适合扎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