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国营饭店吃的话,不用自己烧,吃完了碗筷都不用自己洗刷处理的。 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国营饭店摆酒席,吃一桌不便宜。 但是大喜事不是经常办,结婚这种事贴点钱也无所谓。 算起来,贴钱其实贴不到太多,因为过来吃酒席的人还会随礼金。 许家亲戚朋友不少,男方这边办过了,光女方这边一共是四桌的人。 周家自己还得占一桌,一共是五桌的酒席。 这几桌酒席,原本按照许家人的意思,是自己贴钱办。 毕竟来吃饭的,都是许家自己的亲戚。 但是周家特意提了,女方的酒席钱,他们男方出。 除此之外,酒席一定办得好些,多点肉菜,不能太寒碜了。 许家人不必想着为他们家省钱。 本来许梅嫁给乡下人,就已经是下嫁了。 许家的很多亲戚都表示不理解,觉得许梅不懂事,喜欢一个乡下人就算了,许父许母做父母的不应该好好的把关,阻止闺女冲动的行为吗?咋还能惯着她,依着她自己的意思呢? 酒席办得不体面,许梅更得被笑话。 周家人这么做,无疑是给足了许家人足够的体面的。 许家人便依着周家人意思,多定了一点肉菜。 许家的亲朋好友是先到的地方,酒席还没开始,凑在一起,私底下就在议论起了许梅嫁给乡下人这件事。 亲朋好友的嘴里对这门婚事自然不是不认同,觉得许梅以后过日子就清楚明白了,只是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 “哎,你说小梅这孩子咋想的?真是没吃过什么苦呢。 乡下人哪是那么好相处的? 越穷越计较,又没啥的见识。 小梅嫁过去,指不定会被婆家人吸血呢!” “可不是吗?我一个同事,就是闺女嫁到乡下去的。 她闺女的那个乡下婆婆特别会磋磨人,整天喜欢摆婆婆的款儿。 日子过得苦一点就算了,最怕的还是婆家人搅和的你人都不安生。 你们知道吗?人家那个乡下婆婆还真敢说,让她把工作机会让出来,给男方的弟弟,不让就在家要死要活的! 我那个同事都后悔死了,早知道这样,就不会让闺女嫁过去的。 原先也是觉得小伙子靠谱人不错,没想那么多,谁知道结婚了以后过得这样的日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