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接下来的事很重要。 曹参口中的秦嘉,就是天下大乱后起义的那个。只不过他不服陈胜号令,所以立景驹为楚王,但后来败给了项梁而死。 秦嘉祖上乃是燕国名将秦开,只是后来迁至东海县。干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买卖,因为临近东海,所以是伐薪煮海走私海盐。 秦国盐铁可都是官营的,只是为了谋生挣钱只得如此。曹参作为沛县狱掾,并不能从商,但他的仲弟却拿到了沛县卖盐的许可。 这种事其实都见怪不怪了,正常人都知道。曹氏可是大宗,这么多人张嘴吃饭,光靠曹参这点微薄的俸禄和自己人种地,怕是连肚子都填不饱。合理利用规则捞点好处,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即便是后世,同样无法杜绝。比如某某领导的亲戚,往往都会在些公司挂名。挣了钱究竟是谁的,也没人说的准。 这事萧何也掺了一脚进来,毕竟萧何人脉广,认识的人多。曹参与萧何负责卖盐,曹秀则负责制盐,最后得的钱三人均分。 像秦嘉偷摸熬制的海盐质量很差,甚至连粗盐都算不上。一个个盐块都和石头似的,而且还是暗黄色,根本就没法吃。可经过曹秀的妙手改良后,足以媲美关中吃的池盐细盐!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像这些海盐,基本也就是临近的郡县会吃,否则运输都是个大问题。像咸阳关中地带,吃的很多都是出自河东巫咸山的池盐,产出来的可都是细盐,色白味正杂质少。 “这么多年,秦嘉还是头次要来。”曹参端起陶碗,淡然道:“除开运盐见秀儿外,怕是别有用心。我听说,他在陵县相当的不安分。凭借这些年贩盐攒下的钱粮,招揽了不少门客。” “此人可不简单。” 萧何在旁淡淡开口。 陵县虽属东海郡,但距离沛县并不远。 有什么消息,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线。 “秦嘉素有野心,先前还曾与我说起些事。说暴秦无道,令六国王族成了庶民。自灭齐后便大兴土木,每年征调无数民夫为徭,滥用民力!” “义兄觉得如何?” 曹秀抓住机会,赶忙询问。 历史上,萧何与曹参都参与了起义。但那是十来年后,天知道现在萧何他们是怎么想的。所以,曹秀暗地里准备的事从未和他们说起过,只是默默的存粮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萧何却并未回答。 他只是端起陶碗,看向曹参。 “曹君怎么看?” “其言未尝没有道理。”曹参神色冷然,低声道:“先前服役,只需至郡县服役即可。这两年来徭役愈发沉重,长城旁骊山陵……自沛县过去都要两三月。” 秦国服役可不是从出发开始算的。比方说要去骊山皇陵服役一个月,那就是到达皇陵干活开始算。至于路途耗费的时间,秦国可不会管。 所以,服役都是尽量就近。 但这两年,变了…… 曹秀当上泗水亭长后,上面就安排他送徭役的人去咸阳。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受了刑的城旦鬼薪隶臣。只是后来曹秀花了点钱,这活就让周勃负责了。足足过去半年后,周勃才自咸阳回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