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乡村治赖(二)-《执行者说》
第(2/3)页
顾及信用社的形象,梁忠信也不好当场纠正葛小松话里的错误。
还是马振华有水平,他不说谁的话对,也不说谁的话不对,而是从包里拿出一条香烟,放到田兴平面前,客客气气地说:“老书记,知道您抽烟,我给您带了条蓝八喜。你们村里的这七八户被执行人,还得请您多费费心呀。”
田兴平不好意思收,又把香烟还给马振华。
马振华笑着客套了几句,趁着田兴平不注意,把烟放在门口的椅子上就跑出去了。葛小松心领神会,也跟着跑了。
梁忠信坐的最靠里,没来得及跑,就被田兴平给拦住了。田兴平要把烟让给梁忠信,梁忠信说他不抽烟。田兴平又让梁忠信帮忙把烟还给马振华,梁忠信说,这可不行,如果马振华不肯收回去,这条烟就落在他手里了,这可是违反纪律的。于是,田兴平不收也得收了。
返程的路上,马振华变魔术似的又从包里变出一条蓝八喜,笑着对梁忠信说:“梁庭长,听说您抽烟,我今天带了两条蓝八喜,本来想都送给您的,刚才给了田兴平一条,现在只剩一条了。希望您别介意。”说着,就把烟塞给梁忠信。
梁忠信一摆手,说:“我们秦院长下了禁烟令,说办公场所不得吸烟。监察室为了落实禁烟令,动不动就搞突然袭击。我被抓了两次现行,两次都被通报了。后来,我就慢慢戒了,现在,已经不好这口了。”
马振华不知道梁忠信说的是真是假,但毫无疑问,梁忠信既然这么说,这条烟他肯定是不会收了。于是,他夸了梁忠信几句有毅力之类的话,便知趣地把烟收起来了。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两天里,田兴平硬着头皮挨个被执行人家去了一趟,结果都碰了一鼻子灰。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但归根结底,最终的理由只有一个——没钱。
再说梁忠信这边。他对田兴平其实并不太放心,见过两次面后,他就觉得这个老支书过于圆滑,不是个敢碰硬钉子的人。几天不见回音,他便决定再去小田村看看情况。不过,这次他是一个人去的,因为他已经不再对田兴平抱多大希望了,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探探田兴平去没去被执行人家,并从田兴平那里了解一下被执行人的情况,好考虑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
梁忠信到达小田村村委时,田兴平正在戴着花镜读着当天的《东州日报》。在他的手边,搁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青花瓷茶壶,茶壶里散发出淡淡的茉莉花茶的香气。
见到梁忠信后,田兴平先是一愣,然后朝梁忠信后面望了望,确认是只有梁忠信一个人来,这才勉强松了口气。看来,他是觉得不好意思再见马振华和葛小松了,跟这两个人能少打交道就少打交道,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
田兴平把梁忠信让进屋里,倒了一杯茶,递到梁忠信跟前,一脸歉意地说:“梁庭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这把老骨头真是帮不了你了。除了田二柱家,村里的那7户村民家我都去了,可他们没一个能还清贷款的。”
说到这里,他开始叹息起来:“农民挣钱都不容易,辛辛苦苦地卖力气,一年到头也攒不了多少钱。那7户村民,有5户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都指着两口子种大棚过活。另外2户虽然家里没有老人了,但孩子的花销也不小,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呀,跟你们是没法比。你们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捧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就算遇到什么病呀灾呀的,还有这样那样的保险给兜着。可他们就不一样了,要是一旦再碰上个天灾人祸什么的,好几年都翻不过身来,整个家也就算完了。想想,他们也挺不容易的,你们多理解理解吧。”
梁忠信听得出来,田兴平表面上是在为被执行人说话,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找借口,但他不好当面戳穿,便就着田兴平的话说:“老书记,他们这算什么理由呀?小田村这几年的大棚蔬菜可是搞的有声有色,村民的收入一点儿不比城里人差,不少人都在城里买了房,有的拿着钱去放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