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心念旧恩-《执行者说》
第(2/3)页
老大爷?来者不善?还能找到这儿来?不会是那个姜天成的父亲来找茬吧?见就见,怕你不成?方树坤心里做好了准备,要去迎接一场唇枪舌剑的争斗。结果他到了门口一看,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方树坤打量了一下面前的这位白发老人,只见他穿着一套老旧的中山装,右腿明显有些跛脚,像是受过伤。很显然,此人不是姜天成的父亲,否则不可能是这副打扮。
方树坤刚要开口,老人却抢着问:“你是纪委的方领导吧?”
“老人家,我是姓方,但算不上领导。您看,您年纪大了,有事咱们进去坐下说吧。”方树坤把老人让进一楼的接待室,给他倒了杯水,很礼貌地问:“老人家,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方领导,听说你是管事的?”得到方树坤肯定的回答后,老人突然情绪激动起来:“方领导,陈默雷法官是个大好人,你们可不能让他受冤枉呀。”
说着,他用颤动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已经发黄却叠得整整齐齐的判决书,交给方树坤,说:“我叫程大河,是禺山镇程家河村的农民。七年前,我在城边的一个砖窑干活,有一次往拖拉机上搬砖的时候,砖塌了,砸伤了右腿,可砖窑老板周景禄狠心呀,说我是自己干活不小心,活该倒霉,一分钱都不给报。
当时家里为了给我治伤,不仅把家底花光了,还借了10万多。后来我的伤是治好了,可腿却落下了残疾,干不了重活了。当时我心想,我这就算完了,把家也拖垮了,这辈子永远也别想翻过身来了。
有一回亲戚来看我,跟我说,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了,得讨个说法。我问上哪儿去讨说法,亲戚说去法庭。我寻思着,去法庭问问也好,说不定是条路子呢,就这么着,我去了城郊法庭。
当时是陈法官接待的我,他说我这种情况,可以起诉周景禄。我说我没钱,为了治这条腿,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他知道了我家的情况以后,不仅帮我免了打官司的钱,还帮我垫了鉴定费。最后,官司打赢了,法庭判决周景禄赔偿我23万。
那天,我拿到这份判决书高兴地一宿没睡着,想着这下总算有指望了。可后来我等了半年,一分钱也没见着,我等不及了,就去问陈法官怎么回事。陈法官跟我说,我没到法庭申请执行,所以他不知道周景禄履行判决了没有。我说履行个屁呀,我一分钱都见着。陈法官劝我别着急上火气坏了身子,还帮我写了申请书。
当时我还怪他没提醒我,后来因为一直没拿到钱,还不停地催他。现在想想,当时真是不应该呀。”
说着说着,程大河的眼里泛起了泪花:“过了三个月,陈法官终于帮我把赔偿款讨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陈法官为了帮我讨赔偿款,一趟趟地跑银行、跑砖窑、跑周景禄家,跑了一个多月,把鞋底都给磨破了。”
程大河越说越激动,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我知道以后,就想好好谢谢他。我拿了两千块钱去法庭给他,可他说什么也不要。当时我还以为他嫌少,又拿了五千块钱去,可他还是不要。
方领导,那可是五千块钱呐,那个时候的钱可比现在值钱多了,那年咱村里有个大学生考上了公务员,一个月工资还不到八百块钱。当时那么些钱摆在陈法官面前他都不要,从这一点我看得出来,陈法官绝对是个好官清官!
我老汉是知恩图报的人,心里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就背了一袋子菜给他送去,可他还是不要,说一旦开了口子就不好堵了。我说,这些菜虽说值不了几个钱,可都是我自己种的、自己摘的,你要是还不收下,那就是瞧不起我老汉了。就这么着,他才肯收下,而且还是让法庭的食堂收下的。”
程大河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哽咽着说:“方领导,你说,像陈法官这么正派的人怎么可能是坏人?怎么可能是腐败分子?不是!他是好人,是好法官,共产党和老百姓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好法官吗?要说他是腐败分子,我老汉第一个不答应。”
方树坤听了深受感触,以前他没跟陈默雷正经打交道,只是听杜清明说起过这个执行局长,说这人如何清廉如何公正,只不过有时候有点流氓痞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