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漏网之鱼-《执行者说》


    第(2/3)页

    这时,陈默雷想起了齐水派出所的警长赵严龙,派出所几乎跟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打交道,或许赵严龙会有些门道。于是,他向赵严龙打电话求助。

    赵严龙说,这种事他也不清楚,不过他可以托别人打听一下。

    10来分钟后,赵严龙回信说,查到了,这一带能拆除定位系统的汽修厂共有两家,一家叫暴龙汽修俱乐部,是一个叫曾放的年轻人开的,另一家叫宝路汽修厂,是个叫郭宝路的中年人开的。

    赵严龙提供的信息,一下子帮陈默雷等人缩小了摸排范围,剩下的事就好办多了。

    陈默雷用手机搜了搜两家汽修厂的位置,然后带着孔尚武和刘明浩由近及远地上门摸排。

    陈默雷知道,这种事很难问出来,得软磨硬泡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人的软磨硬泡下,总算有了收获。

    三人先是去的暴龙汽修俱乐部。俱乐部的老板曾放说,这个活儿他可以接,但必须提供工程车厂家同意拆除定位系统的证明或者车款全部付清的证明。

    然后,两人又去了宝路汽修厂。汽修厂的老板郭宝路虽然愿意接下这个活儿,但价格比较高,拆一个定位系统要3000元。

    眼见郭宝路上套了,陈默雷心里窃喜,表面上却装作讨价还价,说,3000元太贵了,我有个朋友拆过一次,价格比他便宜一半。

    郭宝路直摇头说,接这种活儿有风险,不可能有这么低的价格,今年夏天我就拆了三辆装载车的定位系统,也是这个价。

    陈默雷说,我不信,我是东州的,经常在东州和齐江之间来回跑,对齐江的行情多少也知道一些,你别想欺负外地人。

    郭宝路急了,说,谁欺负外地人了,上次来拆装载车定位系统的人就是你们东州的,也是这个价,一分钱都没让。

    陈默雷见对方完全上套了,这才亮出公务证表明身份。郭宝路知道自己上当了,本想矢口否认,可没想到陈默雷在怀里藏了录音笔,所以,他只能认栽,乖乖地配合。

    陈默雷拿出廖文昌和栾大伟的照片,让郭宝路辨认上次来拆装载车定位系统的是不是这两个人。

    郭宝路看了看,说没错,就是这两个人,当时三辆装载车上的司机都没下车,是这两个人出的面。

    陈默雷问郭宝路,会不会认错人。

    郭宝路说,错不了,这种活儿一年到头也就两三个,而且几乎所有的客户都会跟他讨价还价,所以印象都比较深刻,不会认错人。

    陈默雷又问郭宝路厂里有没有监控。

    郭宝路说,有是有,但监控只保留2个月,你想要的监控录像早就被覆盖了。

    没有监控录像,就只能做笔录了。

    陈默雷担心孔尚武和刘明浩记得不够详细,便亲自上阵,把装载车是什么型号和样子、来人是什么口音和外貌特征、在什么时间和地点拆除的定位系统,谁付的钱,以及当时都说的什么,等等这些细节,都问了个清清楚楚。

    另外,陈默雷还学着公安办案,给郭宝路做了份辨认笔录,只是没有公安干警那么专业。

    证据已经拿到了,陈默雷心里也有了底,于是,他们加快速度直奔红山县。

    路上,陈默雷将调查取证的情况向秦怀远作了汇报。

    秦怀远很高兴,并一再提醒陈默雷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三辆车一路紧赶慢赶,可到达红山县城时,天还是已经黑了。

    考虑到这次去岩山煤矿有可能再次遇到暴力抗法,按照秦怀远的嘱咐,陈默雷打算明天一早先去趟红山法院,找那里的执行局长徐仲友帮忙。

    吃完晚饭,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陈默雷一行在红山法院附近找了间宾馆住下。

    跑了一天的路,大家都挺累,都早早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陈默雷便给徐仲友打了电话,说兄弟又来了你的地盘了,想请你吃个早饭。

    徐仲友一猜就知道,陈默雷这么远赶来准是有事,说早饭就免了,有什么事直说吧。

    了解陈默雷的来意后,徐仲友说,协助是应该的,但这种事应该先跟他们武院长说一声。

    陈默雷说,公函他带来了,吃完早饭就过去。

    约9点半,陈默雷到了红山法院,徐仲友带他去了院长办公室。

    武院长看了公函,让徐仲友全权负责协助事宜。

    徐仲友立刻安排调集警力,同时,他让陈默雷一行把车停在院里,坐他们的警车去岩山煤矿。

    很快,6辆警车、12名执行干警和法警集合完毕,同陈默雷一行一道上路出发。

    许久未见,陈默雷和徐仲友一上车就聊了起来。

    “我就知道,你一来准没好事,肯定又是要打岩山煤矿的主意。”徐仲友说:“我说兄弟,这可是第二回了,这回的忙可不能白帮,要不然可就没下回了。”

    “好说,好说,等任务完成了,我请你吃饭,吃大餐!”陈默雷笑着说:“想吃什么,去哪儿吃,你说了算。”

    “庸俗!吃饭有什么意思?再说就算吃饭也应该我请呀,我是主你是客嘛。”徐仲友嘿嘿一笑,说:“你看,你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这次就别急着走了。等事忙完了,让你的人先回去,你呢,就留下住两天。

    上次见面咱们可说好的,再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交流交流。这次既然你人都来了,可不能食言,也让我们学学你们东部法院的先进经验嘛。”

    陈默雷有些不好意思,说:“老兄客气了,先进经验这四个字我可担不起,”

    “有什么担不起的?我看担得起。”徐仲友说:“光是上次你那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让我大看眼界了。这回你又抓住定位系统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硬是在岩山煤矿的铁板上找到了一个缺口。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你很有主意,很会找突破口!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得好好向你学学习。”

    陈默雷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过奖,过奖,只不过是一些小手段、小伎俩而已,没什么的,真的没什么。”

    “这不叫伎俩。”徐仲友很认真地说:“在部队,这叫战术战法,也是门学问。兄弟,我可是诚心诚意地求教,你要是再推拖,那可就不够意思了。”

    徐仲友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陈默雷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那好吧,等事忙完了,我跟我们秦院长汇报一下。他要是同意的话,我请听你安排——客随主便。”

    徐仲友一听,高兴地说:“那咱们可就说定了。”

    将近11点钟,车队到达岩山煤矿。

    一下车,陈默雷就感到了阵阵寒意,一阵山风吹来,让他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喷嚏。他知道西部地区的冬天很冷,可没想到会这么冷。

    徐仲友见状,忙从车里翻出一条灰色围巾,递给陈默雷。陈默雷也不客气,道了声谢谢,便把围巾围上了。

    这已经是陈默雷第三次突然“造访”了。煤矿门卫认出了陈默雷,虽然没给他开门,但知道这个远道而来的法官不好惹,态度明显比前两次好了许多,隔着窗户,笑着问他这次来又有什么事。

    陈默雷猜门卫是在套他的话,只说是来找他们的经理于焕金,为的是一桩案子。

    门卫见陈默雷不肯多说,只好打电话向上汇报。或许是怕被陈默雷听到什么,他在打电话时,还关上了窗户。

    过了一会儿,门卫打开窗户,说他们于经理出差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但具体哪一天就不清楚了。

    陈默雷这次的目标是岩山煤矿的保安队长栾大伟,但如果直接说找栾大伟,肯定会引起对方的警觉,于是,他便说,找你们副经理也行。

    可没想到,门卫却跟他说,副经理也不在,跟经理一块出差了。

    陈默雷觉得门卫是在搪塞他,好让他知难而退,于是又问,那你们现在谁管事,谁管事我就找谁。

    门卫说,你看,我们顶头上司保安队长行不行。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陈默雷这次要找的就是这个保安队长栾大伟,没想到栾大伟今天刚好就在煤矿,而且还是被自己人“出卖”的。

    陈默雷心里既兴奋又好笑,脸上却装着无奈的样子,说,那就找你们保安队长吧。

    门卫愣了一下,没想到陈默雷这次竟这么好说话。

    原本门卫是想恶心一下陈默雷,但话已经说出去了,他只好打电话,跟他的顶头上司保安队长栾大伟汇报请示,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栾大伟居然同意了。

    于是,他开门放陈默雷等人进来,然后按栾大伟说的,把他们带去了煤矿的接待室。

    栾大伟似乎是想故意想晾一晾陈默雷等人,过了好一会儿才赶过来。但他不知道,就是趁着这段间隙,陈默雷已经完成了排兵布阵,只等着他前来自投罗网。

    “陈局长,欢迎再次大驾光临呀。”一进门,栾大伟就笑呵呵地主动跟陈默雷握手,他本以为陈默雷怎么也会跟他客气客气,可奇怪的是对方不但不理他,反而把手背在了后面,而且嘴角还挂着一丝诡异的微笑。

    栾大伟立刻察觉情况不对劲,转身便想溜掉,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咣的一声,两个法警把接待室的门关上了,接着,又有两名法警冲过来,一左一右把他给控制住了。

    栾大伟挣扎了几下,挣扎不开,便大喊大叫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平白无故的,你们法院凭什么乱抓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