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弹幕的孝子们收收味儿啊。”张扬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提醒弹幕注意一下嘴脸。 “还有你们两个,正经人谁会为了几百块钱,把祖坟给你们糟践啊。” “我的祖坟,你们也别惦记了。” 张扬本来想说,自己也不知道祖坟在哪儿。 但是他怕这两兄弟去祸祸其他张姓的古墓,所以最后还是改口了。 “诶,老师你这话就错了,我们拓印的墓志铭里,起码有一半是墓主人后人同意了的。” “对啊,五百块不多,但也绝对不少。” 张扬:“……” “行吧行吧,你们自己注意点,要是拓印文物古迹、造成损坏的话,是要坐牢的,三年、五年的,都有可能。” “真的吗?”宝友反问道。 “怎么以前从来没人和我们说过?” “谁能想到,你们干墓志铭拓印的,连这里面的法律风险都没弄清楚,就敢动手啊?”张扬撇着嘴笑了笑。 接触古玩行业越久,他越觉得行业里很多人是进来送的。 就看国家什么时候开始严查,只要国家一行动,很多人分分钟就得进去。 “不信的话,你们去逗音上随便搜一个刑事律师的直播间,问问直播的律师,不就都知道了?” “还有什么要鉴定的没?” “没有了。” “那我就先……”张扬正打算挂断视频,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想起来一件奇怪的事。 他看了看对面的宝友,出声问道: “宝友,你刚才找我鉴定的那个香炉,不会是拿的这个坟墓前面祭祀用的吧?” “人家还在祭祖啊,你们就想直接把香炉顺走吗?有没有点公德心啊?” “怎么可能,我们怎么会是这样的……” 宝友急得话都没说完,就直接挂断了连麦。 不过没事,张扬已经截图了,相关的信息,等会儿就给刘队长发过去,让他备下案。 都开春了,还没帮刘队长找到业绩,张扬心里还挺不好意思的。 毕竟过年的时候,人家刘队长还私人包了个红包给张扬,说是他们那边的习俗,结了婚的要给没结婚的晚辈红包。 张扬拗不过他,就收下了。 想着开年以后,找点大盗墓案的线索,给人家刘队长送过去。 “下一位宝友是,陶器爱好者王霸道。” “这个网名有点意思啊。” 反正换做张扬,他是不敢起个名字叫“鉴宝专家张霸道”的,因为万一被熟人认出来了,以后自己的名字就不再是张扬,而是张霸道了。 “你好啊,王霸道。” “额,老师你好。”宝友似乎没想到张扬这么热情,说话的语气都有点畏畏缩缩了。 “那个,老师,我今天是想把我收藏的陶器,请您系统的帮忙看一遍。” “我知道您时间紧,等会儿就不多废话了,您帮我看看真假,然后真的话,帮我估下价格就行。” “没问题的话,我现在就开始了。” “等等啊。”张扬叫住了对方,“看真假没问题,但陶器如果是真品,一般很难估价,因为属于限制交易的文物。” “这个我知道。” 宝友很懂行,知道张扬的意思。 “如果老师您不方便估价的话,就告诉我一个准确的年代就行。” “这个没问题,如果是真的,我还可以免费帮你估计一下文物级别。”张扬点头答应道。 宝友的动作也确实像他说的一样,根本不磨叽,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 在张扬答应以后,对方很快就把一块红陶盘拿了出来。 一开始,张扬没看出这陶盘的门道。 心说这就是件普通的红陶盘啊,有什么好收藏的吗? 直到在他的指挥下,宝友给他看了盘内的图案。 画的是一条盘成圆形的蛇,正吐着信子。 张扬的嘴角压不住了。 好家伙,这是被什么人忽悠了啊。 “你这是一件现代仿的陶寺龙盘。” “真品是尧文化的代表文物,普通人是没可能收藏到真品的。” 陶寺遗址的发掘非常晚,一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才开始,相关的文物也从来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可见保护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明明是蛇盘,为什么叫龙盘?】 【这条蛇嘴巴里是含了根麦子吗?】 【我第一眼看过去,以为是条银环蛇,没想到是龙】 听说是假的,宝友反应很激烈。 直接从地上抡起锤子,对着陶盘就是一下,狠狠的砸了下去。 看样子是学王刚老师,想直接把赝品砸掉。 不过他显然低估了这件陶盘的硬度,砸了一下没有任何动静。 好歹是古人造出来做容器的,又这么厚实,抗冲击能力还是有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