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458章 病情诊断 “来喽来喽,国宝帮来咯!” 听得出来,刚才宝友还有点收敛。 这会儿和他爹一吵完架,直接不装了,拿出他父亲的藏品时,脸上乐开了花。 估计平时没少被他父亲的藏品给膈应。 【好好好,父慈子孝,最喜欢的一集】 【表面父子,哈哈哈】 【卧槽,他爹果然是国宝帮】 一般这种情况,直播间的主播和观众,都会站在老人一边。 家里的长辈嘛,当着面还是应该稍微哄一下的。 不过这次张扬站在宝友这边。 因为拿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离谱了。 “张大师,你说像这种东西,我爸说它没问题,你能不能帮忙分析一下。” “他是真的不懂,还是精神状态出了问题?” “反正我有点怀疑,他是被人给洗脑了,但是我又没找到给他洗脑的人。” 宝友问张扬的时候,真的有点绷不住想笑。 有一种欲哭无泪、被气笑的感觉。 “OK。” 张扬回了宝友一个手势。 “这种情况我见得多了,应该可以帮忙诊断清楚。” “来,你把镜头给伱父亲。” 看着视频里出现的中年男人,张扬忍住笑意问道: “叔啊,你这件东西,是什么来头?” “老师你不知道吗?这是三星堆的千里眼顺风耳。” 宝友的父亲煞有其事的介绍道: “这个文物的造型,全世界都有名啊!” “哦,三星堆的文物。” 张扬表情木然的点点头,接着问道: “那这样的国宝,是怎么到你手上的呢?” 张扬要帮宝友搞清楚他父亲是什么病因,首先得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症状。 国宝帮和国宝帮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是想发财,所以会把不值钱的东西,臆想成稀世珍宝,而且是没有逻辑和联系的那种。 最经典的就是黄花梨大爷,酸枝木能看成黄花梨,没有一点儿道理。 有的人则是被其他人给骗了,很多买河东集团“工地老头三件套”就是这样的情况。 还有的人则是为了给自己失败的收藏找借口,被坑多了,没办法就随便编一点来历,安慰自己。 张扬前段时间在长安的时候,跟当地的一位老师学了一招诊断国宝帮症状的办法: 问东西的来历。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种。 “这个是祖传的。”大叔不假思索的答道。 宝友听到自家父亲这么扯谎,直接笑出了声。 他在旁边阴阳怪气: “祖传的吗?可是我记得,这东西是你去天府旅游完回来,家里才有的诶。” “难道咱们祖先其实是巴蜀人?你回天府把咱们家的祖坟给挖了?” “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这东西在我们家里传了几十年了,就是一直没传给你。” “我感觉你一点收藏的天分都没有,这东西给你都是浪费,等我死了,就把它捐给博物馆。” 宝友的父亲不仅来了一手年龄压制。 甚至连遗产问题都搬出了。 把宝友怼的说不出话。 “既然是祖传的,那传了大约有多少年呢?”张扬问道。 “我父亲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家里就有了,传到现在,应该有七八十年了吧。” “七八十年的话,我帮忙算一下啊……” 最近几年,三星堆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张扬又是这行的专家,对这个古文化的发掘历史非常了解。 三星堆第一次发掘是在近代的1929年,持续到1934年之后就停滞了。 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再次的发掘。 不过之前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大规模的出土文物,则是要等到八十年代。 “如果叔你没记错的话,您这件东西要么是近代发掘出来,流入民间的; 要么是五十年代初的时候,三星堆当地的考古队发掘出来的。 你想一下,大概是哪个?” 张扬给出了A和B两个选项。 宝友的父亲听完想了想,在两个答案里选了最不容易被证实的那个: “应该近代的时候发掘的。” “我爷爷当时就在天府生活,离三星堆很近的,他当时可能去工地上帮忙之类的,估计自己私藏了一件。” “这个应该不犯法吧?” 大爷问张扬,后者摇摇头回应道: “不犯法,那时候还没有《刑法》呢。” 【大爷话术好多啊】 【还真给他圆回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