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463章 鉴宝直播不是人人都行 最后这个环节,是张扬直播前就约好的。 说是连麦,其实是国家文物局那边的领导,下发的任务。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13个县被选为了第一阶段的试点地区。 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试点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了。 已经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 问题主要出现在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上。 重灾区是清中期到1911年之间的古墓葬、石刻壁画。 这些文物古迹,在之前的三次普查中没受重视。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它们中的很多,都被损害的非常严重。 听小楚说,因为发现了太多的问题,楚振民去开了整整半个月的会,研究怎么解决。 目前得到的方案其中有一条是: 加强宣传文物保护知识,鼓励社会民众,主动向文物部门提交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线索。 逗音就是最重要的宣传渠道之一。 要知道,第三次文物普查,还是在2007年。 一晃已经过去了16年。 宣传的窗口也从电视、广播、报纸,变成了现在的互联网多媒体。 张扬作为逗音的鉴宝主播,一下子就站在了宣传阵地的最前沿。 惊喜来的太突然了。 不出意外的话,最近几年,这样的任务会越来越多。 张扬在官方那边的形象也会越来越稳。 要不是因为他没有那方面的意愿,楚振民都想推荐他去文物部门任职了。 今天,文物局那边负责连麦的人,同时也在故宫任职。 张扬一听说对方的来历,马上想到,可以连麦故宫的专家,给直播间增加点人气。 他提了这个要求,负责人一口答应下来。 并且请来了故宫博物院的老专家蔡老师,配合张扬。 “来,大家掌声欢迎故宫的蔡老师!” 张扬装模作样的鼓了下掌。 后面做宣传视频的时候,后期会帮忙配音的。 视频接通后,一个穿着西装、戴黑框眼镜的老头,出现在了镜头里。 他正襟危坐的样子,非常像电视台的主持人。 “蔡老师晚上好。” “张老师你好。” “我们今天在做一个假古董的专题,今天连麦,是想请蔡老师帮忙看看,这种封条到底有没有问题啊。” 张扬把写有【故宫博物馆|馆藏】的封条展示在镜头前。 还不到半秒钟,蔡老师就开始笑了。 “这种封条,我在故宫工作了三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 “我大概能理解造假的人的意思,是想说,这件东西是当年故宫博物院搬迁的时候,遗失在外的藏品。” “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张老师,也告诉直播间这六万多观众,当年故宫博物馆的东西,在搬迁的过程中没有遗失任何一件。” “每一件东西都登记在册,都是有名册可以查到的。”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这种大的封条,贴在画上,本身就容易对画造成损伤。稍微有点儿文物保护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如果大家还不信的话,张老师你可以把画打开,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张扬闻言,微笑着摇摇头。 分析就不必了。 这个直播间是他自己装13专用的,别人还是算了。 “感谢蔡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解,大家都擦亮眼睛啊。” “以后看到这种东西,一律当作假货处理。” “现在让我们……” 张扬已经等不及进入任务环节了。 接下来要连麦文物局的专家现身说法,介绍第四次文物大普查,同时给大家科普一下现在新的规矩,还有对应的好处。 现在,明代至1911年期间的墓葬,原则上都会被认定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 那就是墓主人的后人还在世,并且不同意把墓葬认定为文物古迹。 一旦墓葬被认定成了文物,那么国家就会对它进行配套的保护。 后人在盖房、修路时都不能破坏它,迁坟更是不被允许。 听起来坏处不少,但也有好处。 那就是墓葬会被系统性的保护起来。 一旦有人盗掘,不管有没有挖出东西,那都是破坏文物,是要判刑的。 换个角度来说,不管你的祖上是干什么的。 现在都可以给他们的坟墓,申请一个编制。 以后就算后人不争气了,国家也会帮伱保护好祖坟。 这样想,是不是还挺有诱惑力的? 反正张扬要是能找到自己家的祖坟,他肯定会直接申请。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视频那头的蔡老师突然打断了他。 “主播你这件东西,让我想到一种类似的造假方法。” “最近刚好有遇到,和大家分享一下。” “是吗?”张扬惊讶的问道。 剧本里没这段啊。 不过看蔡老师的样子,好像真有这回事儿。 既然人家说有同类型的,那还是要看一下的。 蔡老师从旁边的人手里,接过来了一件粉彩的瓷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