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傅,国庆工作有着落了吗?” 他口中的国庆是鲁朝全的小儿子,鲁国庆。 鲁国庆高中毕业下了乡,最近才回到滨江,工作一直没着落。 这段时间从乡下回来的知青陆续增多,安排工作成了一件难事。 鲁朝全想在厂里活动一下,把他安排进厂子里。 奈何想进机械厂的人太多,根本排不上。 小儿子的工作成了鲁朝全的一块心病。 听到盛启晖的问话,鲁朝全神色变了,“启晖,你是有什么路子吗?” “我这儿倒真有一份工作,不过是村办工厂,厂子不大,主要就是做焊工,顺便再干些其他技术活。要是国庆不嫌弃是村办工厂,可以先去干一段试试,工资能开到一个月四十块。” 鲁朝全听说是村办工厂,微微迟疑了下。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国营大厂才是最好的单位,甚至比政府机关都要好。 会一门手艺,将来不管在哪儿都有口饭吃。 但一个月四十块的工资,抵得上国营厂三级工的工资了,从学徒工开始算起,在机械厂没有个五六年根本别想评三级工。 可去了村办工厂,一下子就能拿到这些钱。 最重要的是,能有个营生做,不至于在家里干呆着。 看出鲁朝全在犹豫,盛启晖建议道:“师傅,你可以跟国庆提一提这个事,村办工厂那边需要人,挺着急的,如果他愿意,马上就能上岗。干得不顺心,随时可以辞职。” 他这么一说,鲁朝全动心了。 “是哪里的村办工厂?离咱们滨江远吗?” “不远,就在大兴公社杨安村,离着滨江十几里地。” 鲁朝全略一踌躇,道:“国庆没在家,等他回来我跟他商量下,要是可以,让他去找你。” “行,那我在家等信儿了。” 村办工厂那边缺技术员,原来有盛启晖和姜亮两个,还能顶一顶。 但再开学上了大二,全部是专业课,盛启晖课程一下子紧凑起来,没有太多时间去村办工厂那边。 而且他想把工作重心转到农机研发上,因此需要给厂子找一个新的技术员。 鲁国庆跟鲁朝全性格很像,人老实正直,做事认真,而且从小耳濡目染,跟着鲁朝全学了一手焊接技术。 让他来当这个技术员,再合适不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