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教书先生-《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2/3)页

    陆三爷趁着醉意问道:“先生教书,收多少束脩?”

    陪酒的汉子们刚还微醺半酣,听到这话立刻清醒,竖起耳朵听李平安说话。

    “一坛酒足矣。”

    李平安装作半醉半醒,指着旁边未开封的土酒坛子。

    “一个娃一坛酒?”

    “教一月一坛酒。”

    “先生仗义!”

    陆三爷喜笑颜开,本打算厚脸皮还还价,现在就想着怎么多补贴李平安,免得待遇太低让外村人笑话。

    农村人好脸面,不似城里人心黑。

    日暮时分宴席结束,李平安坐着牛车回家,车上放着十二坛土酒,算是未来一年的学费。

    自此之后。

    李平安成了陆家村的先生,每天在茅草屋外教孩童读书。

    一本书没有,纸笔全无。

    村里的木匠陆大头刨了个大木板,李平安用炭笔写上千字文,一字一句的教孩童死记硬背。

    孩童在地上铺层细沙,用木棍做笔,一笔一划学着写字。

    上午认字写字,下午加减乘除。

    中午有孩童家人送饭,兴许是私下里商量好了,轮流给李平安一家三口带饭,还会多备一份晚饭。

    “受人尊敬的感觉真不错!”

    ……

    转眼小半年过去。

    正值阳春三月。

    李平安扛着锄头松土、洒种,没有外人看着,肆意施展体力,一天时间就播种完了十五亩地。

    耕牛都没这么快,效率堪比拖拉机。

    “武者撇下脸面种田,大乾的疆域能扩张一倍……”

    李平安扛着锄头回家,远远听见朗朗读书声,整齐有韵律。

    一個冬天的填鸭式学习,孩童们进步很快。

    这时代可没有什么素质教育,有读书认字的机会,家长恨不得孩童日夜不停,人不死就往死里学。

    走近了,见到媳妇躺在逍遥椅上。

    孩童念一句,逍遥椅晃一下,配合的颇为默契。

    这逍遥椅是木匠陆大头亲手打造,费了好大力气从山里寻来的老樟木,边边角角打磨的溜光水滑,结实舒适还能驱蚊虫。

    只因,李平安随口夸了句,陆云有读书天赋。

    原本叫陆狗蛋,他爹听说有天赋,求着李平安取了个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