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位当事人崔诚和郑文见状,连忙起身还礼。 崔诚崔义玄,淡然一笑,轻声道: “秦郡公客气了,我们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了商谈一些事情,并非来炫耀官职。” 荥阳郑氏的郑文郑德芳,也跟着出言附和崔诚。 这时,崔秀却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道: “诶,义玄兄,此言差矣。咱们同朝为官,自然应当以礼相待。” “况且,秦郡公虽然年轻有为,但却是初入仕途,对官场上的事,恐怕还不是很熟悉。” “你们将官身挑明,日后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坐在其身侧的卢鸿,也出言附和道: “国辅兄,此言有理。” 卢鸿接着说道: “官场之事纷繁复杂。” “咱们几家作为生意上的伙伴,互相多了解一些,也是应该的。” “日后,也好相互扶持。” 一旁,资历最老,年纪最大的李镇,也跟着点头附和。 崔诚和郑文见几人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只好将各自的官职,告知了秦明。 原来,崔诚身居从五品上阶之左司郎中一职; 相较之下,郑文则位高权重,身居正三品的太常寺卿。 而秦明如今乃是正四品下的工部侍郎。 若是论官阶的话,崔诚只能自称下官。 也许,这也是崔诚不愿意自报官身的原因之一。 正当秦明思索着这几人的用意之时,正厅门口却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诸位,老夫来迟了。” 众人闻声望去,却见脸色略显苍白的王珪,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正厅,显然是酒意未消。 众人见此场景,表情各异,但仍是连忙起身相迎。 王珪见状,微微颔首,先是向众人表达了一下歉意,这才缓缓落座。 屋内侍奉的春杏等人见状,迅速上前,恭敬地为王珪奉上热茶。 这时,王珪环顾四周,眉头轻皱了一下,旋即,他有些疑惑地望向秦明,缓缓问道: “秦郡公,怎么没看到越王殿下?” 秦明闻言,轻叹一声,无奈道: “他啊!中午陪我家老爷子喝多了,这会儿正在客房休息呢。” 说着,秦明摆了摆手,好整以暇地说道: “您老,不必为他忧心,晚些时候等他就醒了,我会派人护送他回长安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