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多时, 不仅仅是三位被李渊点名的重点“保护”对象,三国使团的其他成员, 包括文吏、随从、护卫、乃至仆从、婢女,也被一一从四方馆的各个角落被搜出。 无论他们如何惊慌失措地辩解、求饶或是愤怒地威胁都无济于事,全部被捆缚双手,串连在一起。 他们的行李、物品,也被一并查抄出来,在院子里堆成了一座小山。 一名闻讯赶来的鸿胪寺主事,看到这如同抄家般的景象,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浩(县尉): “李县尉!你……你们万年县简直无法无天!” “如此对待番邦使臣,引发邦交争端,你们担得起吗?!” 宗武上前一步,挡在李浩身前,目光冰冷地直视那位主事: “我县衙依法查案,缉拿嫌犯。” “鸿胪寺若觉不妥,可具文上奏。” “现在,请勿妨碍公务!” 说完,不再理会那脸色铁青的主事,指挥着手下将三国使节如同驱赶牲口一般,押出四方馆,塞进早已等候在外的、窗帘紧闭的马车中。 整个过程迅雷不及掩耳,从闯入到撤离,不过一刻多钟。 留在四方馆内的其他国家的使臣和鸿胪寺的官员们,皆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震惊、疑惑与隐隐的不安。 同一时间,长安城内各主要街道、番商聚集区,都有不良人在行动。 他们按照名单抓捕三国的“漏网之鱼”,以及倭国散落在长安各处的“留学僧”、匠人学徒。 所有的行动迅捷而高效,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收拢。 ...... 申时三刻,皇宫,甘露殿,檀香袅袅。 李世民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正专注批阅着策务院送来的奏疏。 明日清北书院要举行开院礼,又恰逢朝廷休沐。 他盘算着酉时之前处理完政务,并赶在日落之前抵达秦府,与秦明商讨开院礼的具体流程。 自从今日晨曦“蓝田四句”在宫门前传开后,满朝文武都在议论明日这场庆典。 提前收到请柬和已然得到秦明承诺的官员难掩得意,未受到邀请的,则绞尽脑汁想混入观礼人群,一睹“蓝田四句”和陛下御笔的风采。 作为清北书院的“名誉山长”,李世民早已在暗中谋划: 他明日不仅要当着书院师生的面,慷慨陈词,网罗人才,更是在人前显圣—— 带着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文臣,好好参观一下“他的书院”,开开眼界! 正当李世民合上最后一份奏疏,准备更衣出宫之时。 内侍总管无舌脚步匆匆地走入大殿,悄然行至李世民身侧,压低声音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