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文艺宣传是好东西(上)-《迷途在1643》


    第(2/3)页

    “然也!”

    后衙,“好啊!好的很,奸贼,你们打着我的名义,行谋逆之事,吾乃朝廷钦名一县之官,决不已尔等同流合污。”

    王德发道:“得了吧,曹大人,息怒!怒气伤身,现在全县百姓全知道了这是曹大人进行改革,一扫历年来之行政弊端,机构慵懒,吃喝卡拿,鱼肉百姓,难道曹大人不想要大明变好?”

    “哈哈哈,可笑,可笑啊,一帮反贼说,要让大明变好,这世道怎么了,全疯了吗?”

    费见深说道:“这世道没疯,疯的是这个社会,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你说,凭什么城外的农民,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却吃不饱饭,穿不上衣,而你等高坐庙堂,指手画脚天天饱饭,衣来伸手,衣者无衣穿,农者无粮食,从根上去找还不是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吗?隆庆年间,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明明是一个良政,国富民强了一点,为何到了现在又作废了,弄的现在盗贼四起,造反者如过江之鲫,我等就是要在黎城县实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整吏治,整边防,兴修水利,清丈土地,明年起赋按田亩计算,不管是谁,牵连到什么人,敢不納赋者查办。”

    “好!好!说的最好又有何用,想我为官十几年,何尝不想为百姓做点事,到头来一事无成,费大人跟某吼什么?某已不是这一县之主了,以拱手相让了,大人去跟那些大姓大户吼才对。”

    王德发说道:“我说曹大人,先问你,真你说的也想为百姓做点实事,现在是个机会,敢不敢做,首先咱们不为己,为民,也不为身后名,为国,如你还有点仁心和良知,那么咱们可以接着往下谈,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这一县之百姓吃饱穿暖,路边再无冻死骨。”

    曹蕴清又在天人交战了,沉默,还是沉默,时间过的很慢,却又快,此时只见门帘子一动,走出一年轻女子,手里端着茶,无声地一一为每人上茶,然后到曹蕴清身边道:“娘亲说了,这二位大人说的在理,望父亲顺之。”

    曹蕴清恍然道:“真是你母亲说的?”

    女子道:“为民、不为己,为国、不为身后名。就这句话不是这十几年来父亲苦苦追寻的吗?可是每每当父亲碰得鼻青脸肿时,我们何有半句怨言。”

    王德发起身,学着古人对着女子深深一掬,又对着曹蕴清 道:“家有贤妻又有明理之女,我为曹大人贺!”

    曹蕴清摆了摆手道:“明日我会去县学,王大人、费大人放心,不过这出题就免了,试卷由你们出,这事我就不管了。”

    清晨天还没亮,县学门前人山人海了,虽然考的只是县衙的120多位公务员,却把整个黎城县惊动了,比县试考功名还要热闹,杨主薄在县学门前唱名,应考126人实到97人,没说的,不来考的作自动放弃了,考县试一样,不过没有那么严,没有搜身等,只是核对了身份后就进考场,等大家全进了考场后,曹知县在王德发、费见深的陪同下进入县学,随后关大门。

    曹知县手里拿着考卷道:“二位大人,这是今日之试卷?”

    费见深早有准备道:“请看:题一,论述:‘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题二,论述:‘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者。’

    题三,商铺里运来了一批蔬菜,萝卜是黄瓜的三倍,红薯是萝卜的二倍,红薯比黄瓜多一百个,问黄瓜、红薯、萝卜各多少个?

    题四,一件衣服,按百分之二十利润定价,后来打了八折出售,结果亏了4钱银,这件衣服的成本是多少?两道论诉题,两道数学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