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万泰跟黄宗羲得知浙东的大胜后,最也坐不住了,哭着喊着要回浙东抗清,需要的火器也是在两人的强烈要求下,所以才有了此行。 这一次运送,走的是运河,打出的旗号是黎城贸易商号,既然清廷册封黎城奉恩辅国公,那么不用白不用,又把国公的旗号挂出来,还有一个排的武装押运,一路上也没人敢盘查的,这次的内河船是黎城自己造的,在封丘陈桥村,黄河边上一个小湾里弄了个造船厂,规模不是很大,这里距运河很近。 在这里就要先说一说,清末时期黄河连接运河的地方,不是300年后的地方,距陈桥村这里不远处,就是铜瓦厢,在后世的记载中,也就是1855年,黄河在这里决口,夺济入海,才形成了以后的河道,而大运河也随之改道台前县,这是后话。 这一次,一共三艘300料新船,船体在黎城看来不是很大,可是在古代人看来就不一样了,不一样的地方没有风帆,也没有划桨,而是在船体左右各有一个转轮,就像水车一样,黎城采用明轮设计,在船上装有一台燃煤小型蒸汽机,由这一艘动力船拖拉后面二艘船只,航速不是很快,却比一般的漕船快了许多,在目前运河很畅通,没有几百年后分为多少级航道,内河船只要能过闸口,高度上能过桥洞就可以了,所以船不能造的很大,这运河上有多级河闸,限制了船的宽度。 一路行来引起了围观,要是船行某个地方,小城镇时,就会有当地官员不时送来酒肉吃食。清廷初立,这些官员也分不清是那一位国公、王爷,坐的又是没见过的船,一路上沸沸扬扬,最后弄的烦了,带队的张亮索性在后船上挂起了黎城认旗,另一艏上挂着大明辅运推诚旗,这一下受到了万泰和黄宗羲的欢迎。就这样一支奇怪的船队,楞是没人敢来盘查的。沿途官员许许偌渃就当是送瘟神了。 8月10日,船队驶入太湖,万泰和黄宗羲就在太湖东山镇建立火器营,万泰在镇上有商号,黄宗羲联络乍浦守备(以反正)建立统一战线,把枪支弹药卸下。 船队最后从乍浦驶入钱塘江后进入曹娥江马山靠岸,联络李卫,把船上的物资卸下,这一次黎城带给李卫的是1000套军服,1000个钢制头盔,二门小炮,改进日式九二70毫米步兵炮,采用轮式炮架,可拆卸,炮重226公斤,炮的全长2.8米,为了增大射程,炮管加长了30公分,最大射程3公里,因为”红衣大炮“的实际射程也是3公里左右,炮弹4箱(一箱6发),给李卫试用,这种炮弹是开 花 弹,采用延迟引信,弹头装有火帽落锤,炮弹打出后,在强大的推力下,落锤击发火帽点燃黑 火药延迟引信管,当黑 火药烧穿信管后,直接点燃弹内三硝 基苯 酚(苦味 酸 ,一种黄色炸药)起爆,威力巨大,比黑 火药爆炸大8倍。缺点是,炮击太近要等几秒后才能起爆,炮击太远在空中就会引爆,所以炮弹分为了二种,弹有红色点状的是远弹,能打2-3公里远(3公里也是最大射程),基本在炮弹落地后正好起爆,弹有绿点的是近弹,800米-1000米时落地正好引爆,如果500米时,炮弹落地会有2-3秒的延时。当然发射 药还是采用了加料的黑 火药。 李卫找了12人,每6人为一门炮,配马4匹,可拆开驮运,也能马拉拖运。由张亮当教官操演,因为炮弹不多,就用木头弹练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