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武安谈判-《迷途在1643》


    第(2/3)页

    洪承畴也拿起了茶杯抿了一口道:“无从评价。”

    费见深笑了笑道:“想不想听听黎城对彦演的评价?”

    洪承畴起身,对着费见深一掬道:“洗耳恭听!”

    费见深道:“彦演请坐,不用客气,黎城对你的评价只有二字,人材,在黎城这里,没有什么贰臣之说,什么叫行节有亏,难道非死节才是好德行,如果这世上有贰臣,也是这个朝廷,这个国家造成的,而不是个人要去背负。”

    洪承畴听到这里有点感动了,想不到会是这样,看费见深的目光也有点“亲切”感了。黎城对自己的评价会是这样。

    有了这样的开场白,接下去气氛明显轻松了不少,洪承畴内心里想着,黎城可能已经答应了条件,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对话?全是老狐狸啊,可是接下去让洪承畴想不通了。

    费见深问道:“这天下除了皇帝,我们称为君主体制,还有进一步的君主立宪制,这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洪承畴懵了,这世上能让洪承畴懵逼的人就数费见深了。

    洪承畴说道:“这个,这个本人才疏学浅,不明白费大人所说的立宪制是什么,不过费大人如果同意大清提出的议和条件,本人不才可以为黎城争取更多好处。”

    费见深回道:“什么好处?所有好处还不是从社会中而得,好,我们说些大家能听懂得话,这天下,谁做主?说白了,就是清廷目前高举起了入主大旗,打着为大明剿灭匪患,行的是强权杀戮政策,推行的却是奴隶制社会吗?好,好,洪大人为国家着想,为民族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出谋划策,竭尽全力,就当不为已,那么请问洪大人,要是清廷倒下了,又换了一个政权,还是让洪大人做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督御史,想必你洪大人还会继续为天下百姓着想,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为新政权出力吗?”

    费见深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黎城周报》上写的很清楚,我们中国,上下千百年来,最也不能这样相互杀戮了,满清的落后奴隶制政权管理不了整个中华文明,需要更多的能人志士,就像洪大人这样的人材,首先就是要废除君主体制,体制上的落后,洪大人最怎么努力去调和,完善制度、主张汉化,到头来还是一场空。所以黎城的目标不是要帮谁,也不是要打击谁,而是在做尽可能的保存这个国家的文明不倒退,保持这个国家的进步,尽可能地多救活一个百姓,而不是杀戮,更不能让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的惨案发生,目前洪大人去看看四川,肃亲王豪格的军队在做些什么?在中原大地上,每一坐城池里面必有一坐满城,又是为了什么?没有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后会做这种事,还有那个剃发易服令,请问洪大人这样落后的管理制度下,国家就能变的强大,百姓生活就能变好?

    江南书院山长顾炎武说的好啊:“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认为,如果清政府能延续中国的文明,比如华夏衣冠、自由言论学术、西学东渐、儒学、礼仪,那就应该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为明朝政府尽忠的事应该只是“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