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南北双帝 第二十二章 张云涛-《渡江亭》
            
            
            
                
    第(2/3)页
    张云涛披着华贵的兽皮大袄,有些局促地东看西看,显然还未适应环境。
    他与哥哥张云澜长得的有七分相似,只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还稍显青涩,端正的眉目中流露着谨慎的神色。
    “陛下不必紧张。”韩回微笑道:“以后圣驾就住在这里。”
    这里是曾经张云澜养病时的居所,出于对初到成华府的张云涛的保护,暂时没有安排他住到后宫去,再说他也没有嫔妃,若是住在后宫反而怪异。
    “韩大哥。”张云涛叫道:“我……”
    “不可这样称呼我,陛下。”
    韩回正色制止道:“宫中规矩多,陛下既然继承大统,言行举止自然也和以往不同了,如今国家尚处于动荡之际,看似危机过去,实则先帝驾崩后我已感觉到很多人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陛下尚年轻,加之上次那昏君之后又从成华府逃脱,这里面肯定有人从中相助,此事还未了结,更是不能有一丝纰漏。”
    “哦。”张云涛有些失落地答应一声。
    韩回看着少年如此,心里暗骂自己语气重了些,张云涛这孩子本应是纵马江湖,快意恩仇的年纪,却因先帝驾崩而不得不赶来肩负大任,这担子实在是重了些。
    张云涛自幼在泉月府的张家王府长大,他们这一脉,虽有皇室之名,却没什么权力,加之在张岳一朝起皇室式微,他们的地位也不过就是冠了王爷之名的富家子弟罢了。
    韩回也是泉月府生人,当年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广交各路奇人异士,又和泉月府老府君关系极好,后来随张云澜起兵时说服泉月府全力支持。
    那时韩回与张云澜结为兄弟,经常往张家王府跑,年幼的张云涛对这个博学多才的大哥十分佩服,而彼时经常出入王府的韩回,自然也与他熟识,且非常喜欢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张云涛的父亲,也就是名义上被尊为太上皇的张云澜之父,是个闲散惯了的王爷,常年流连于勾栏瓦肆之间,恶习至今难改,加上其母早亡,张云澜这个大他十八岁的长兄,实则肩负起了父亲的责任。
    在张云澜登基之后,被曾虚楼所刺的一剑就成了无法痊愈的伤患,若不是韩回认识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医,或许阎王早就索去了张云澜的命。
    也就是那时起,自知无法长寿的张云澜就开始与韩回和姚树碧商量储君之事。
    他与姚树碧结为夫妻属实无奈之举,兄妹间清清白白,不可能有所出,而且曾虚楼剑劲阴寒投体,中伤全身筋脉腑脏,行房此等事对张云澜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就算其不顾龙体与其他妃子诞下皇子,万一哪天伤患暴发归天,皇子年幼无知,很可能出乱子。
    就这样,在经过商议后,他们三人将主意打到了时年七岁的张云涛身上。
    七岁的年纪,小是小了,但总好过让张云澜就地造人吧。
    但那时新朝方立,成华府还未完全被韩回掌控住,要知道即使今时今日,他也不得不提防那几个大家族。
    出于种种复杂的考量,张云澜决定立张云涛为储君,但并没有昭告天下,而是由韩回和姚树碧保密,待到时机成熟,再迎他入成华府。
    事实上这十年来张云涛在泉月府的安保规格绝不比张云澜这皇帝差,并且作为少数几个知情人之一的韩回最信任的心腹,泉月府府君更是倾尽资源给了张云涛最好的教育。
    潜龙,不只是一条。
    修心斋内,韩回打开一卷写得密密麻麻的卷轴,道:“陛下在泉月府时想必也了解过宫中之事,但毕竟不是身在宫中,过段时间我会着人教你。”
    “但如今当务之急,有些事情还要陛下来决断。”
    韩回示意张云涛看向卷轴上的内容,上面记录了大岳朝廷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可谓是事无巨细。
    “最主要的事情,想必陛下也知道,你皇嫂……现在该称皇太后,她与先帝及我所谋,我派去泉月府的心腹应该也已告知陛下。”
    “太后现在被我安排禁足,那些后党的大臣们也被软禁在家,听候发落。别人还好处理,她毕竟是太后的身份,一定要陛下登基后才能定罪。”
    张云涛点头表示明白,让他处理不过之是走过场罢了,只是为了给朝野一个交代,做为自己人,姚树碧到时肯定是功成身退,从轻发落。
    接下来,韩丞相给这年少的新君讲解起了朝廷运作以及将来的规划,这其中也包括了搜捕张天玺以及调查成华府内是否还藏有乱党等事。
    事务繁杂,一讲就是两个时辰,太阳已是西沉。黄昏下修心斋等竹林又别有一番风景。
    第(2/3)页